问题 问答题

某行政单位甲及其所属单位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2008年初,审计部门对该单位及所属单位进行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时,发现以下情况:
1.甲单位2007年上半年取得应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1 000 000元,同时在银行产生利息30 000元,按照财政要求,于7月中旬上缴财政专户。会计处理:
收到时,借:银行存款 1 030 000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1 000 000
其他收入 30 000
上缴时,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1000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000
2.2007年2月22日,甲单位购入办公用材料27 000元,运杂费500元,开出转账支票支付,同时以现金支付采购入员差旅费3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会计处理:
借:库存材料27 500
贷:银行存款27 500
借:经费支出300
贷:现金 300
3.甲单位原职工李某已于2007年3月自动离职,但李某于2006年8月借支差旅费8 500元尚未归还,经多次催讨无果,财务处一直长期挂账未作处理。
4.为了年终清理结算工作能顺利及时地进行,单位财务部门规定本单位对所属单位预算拨款的截止日及所属单位的年终结算结账目规定为12月25日。
5.2007年7月16日,经单位研究决定,甲单位向所属财政拨款关系的乙单位无偿调拨办公楼一座,账面原价1 320000元。向无财政拨款关系的所属丙单位有偿转,让办公设备一批,账面原价1 000000元,双方作价600 000元。财务部门会计处理:
借:固定基金 13 200 000
贷:固定资产 13 200 000
借:固定基金 1 000 000
贷:固定资产 1 000 000
借:银行存款600 000
贷:其他收入 600 000
6.在审计中审计小组对财务处进行现场清库,出纳就地结清现金日记账账存数6 800元。审计小组要求出纳打开保险柜清点现金实存数,但保险柜内无现金。出纳解释原因是,因保险柜已由多任会计使用过,出纳担心不安全,于是每日下班前将现金送存银行,次日用款时再去银行支取,并拿出存折。审计小组发现存折是以出纳个人名字开户,存折余额6 800元。
7.2007年10月30日,发生现金业务如下: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2 000元,当日取得租金收入5 000元,职工张某出差回来归还原借款1 500元,职工李某出差借款5 000元。
8.年终,甲单位将全部收支账户余额转入“结余”账户,结转后“结余”账户余额1 200 000元中包含财政预拨2008年经费500 000元,甲单位转拨给所属单位下年经费 150 000元。
要求:
请分析以上业务中,甲单位的各项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及正确的处理方法。

答案

参考答案:1.甲单位该项处理不正确。
按财政部门要求,应缴财政专户款上缴前所产生的利息也应上缴专户。
收到时,借:银行存款 1 030 000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1 030 000
上缴时,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1 030 000
贷:银行存款 1 030 000
2.甲单位该项处理不正确。
依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购买材料其入账价格为购入价,不含运杂费、差旅费。
正确的会计处理是:
借:库存材料 27 000
贷:银行存款 27 000
借:经费支出 800
贷:现金 300
银行存款 500
3.甲单位该项处理不正确。
该笔“暂付款”已经挂账超过1年以上,应及时清理。
正确处理是:财务部门在确认无法收回时,经单位领导研究注销该笔往来款。
4.甲单位该项处理不正确。
依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甲单位对所属单位拨款的截止日是正确的。但是,我国会计法规定会计年度是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所以甲单位对所属单位所规定的年终决算的结账日是不对的。
5.(1)该项固定资产处理程序不对,无偿调拨和有偿转让固定资产必须经过同级财政的批准。
(2)对无偿调拨办公楼的会计处理是正确的。
(3)对有偿转让办公设备的会计处理不对;在注销原值的同时,应依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将变价收入计入“应缴财政专户款”。
借:固定基金 1 000 000
贷:固定资产 1 000 000
借:银行存款 600 000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600 000
6.甲单位该项处理不正确。
出纳将现金送存银行,以个人名义存储,违反了《现金管理条例》,造成公款私存。正确的做法是,在现金库存限额内将现金存放于保险柜。
7.甲单位处理不正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不得坐支现金。而甲单位当日现金库存数小于当日现金支出数,出现了坐支现象。
8.甲单位该项处理不正确。
行政单位年终转账时,不能将本年收到的预拨经费和转拨给下级的下年预拨经费,转入结余账户。
正确的处理是:年终,拨入经费账户余额500 000元、拨出经费账户余额150 000元不予结转。

论述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