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年×月×日×时×分左右,××省××市××城二期住宅工程×栋工地发生一起施工升降机坠落事故,造成16人死亡、2人受伤。经调查,该工程建设单位为××置业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设备制造及租赁单位为××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设备安装单位为××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据初步分析,事故原因是由于前一天晚上将施工电梯擅自升高,第二天未经检测民工乘坐施工电梯至18层时发生坠落。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工程监理单位在建设工程中的安全责任是( )。

A.向施工单位提供安全可靠的起重机、挖掘机械、土方铲运机械、凿岩机械、基础及凿井机械、钢筋、混凝土机械、筑路机械以及其他施工机械设备

B.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C.必须依照法规和标准进行设计,保证设计质量和施工安全

D.应当考虑施工安全和防护需要,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意见

E.提供的勘察文件应当真实、准确,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工程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
(1)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2)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节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3)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职责。

阅读理解与欣赏

小议读书

刘熙武

        ①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从本质上讲,就是读者的心灵和上下古今的伟大智者的心灵进行对话。但真正要把书读好,需搞明白三个问题。

        ②一是为什么读书。这是读书“入口处”第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纵观天下读书人,一般有两种读书心态:出于实用和出于兴趣。实用性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手段,以适应工作、职务需要和追求财富等为目的。兴趣性读书则是出于爱好,丰富自己的精神和知识世界,提高个人素质。现在的许多学生不知道为何读书。只是为了考个好学校,将来找个好工作,属于被动地学习,这是对读书目的严重扭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之一。

       ③二是读什么书。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是无法穷尽的。庄子有言:“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矣。”要减少读书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增强针对性,最好的办法就是读经典。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有生命力的,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可以穿越时空的东西。反复读经典,每次心得和收获都不一样。毛 * * 读《红楼梦》读了5遍,圈点阅读《资治通鉴》17遍;温 * * * * 读《沉思录》近100遍,天天都在读,这就是经典。有些东西当时看来是经典,过一段时间再看,还是经典。如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等等都具有永恒的真理价值。 

      ④三是如何读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一百本书而不思考,不如思考着读一本书。前人也不是完人,也有认识偏颇的地方,甚至错误的地方。有些观点或论断,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正确的,用新的视角来审视,可能是不合时宜的;也有些观点或论断,结合新的实践或新的元素是可以创新发展的。所以,我们读书要边读边思,于不疑处有疑,善于存疑,敢于存疑,然后进行深度思考,形成自己的学问。不仅要思考其中的思想内容,最重要的是掌握蕴含其中的思维方法,掌握了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人就有了力量。

      ⑤最后,要善于活化知识。通过读书,我们可以获取知识,但零碎的、没有系统的知识是没有多大价值的,这就需要活化知识,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系统。人的大脑好比电脑,脑子里存储了大量的零碎的知识,如果不去消化、理解和运用,无非是在脑容量里多占了点空间而已,这样的知识越多,你的内存越小,反应越慢,脑子容易僵化。知识是冰,是死的,而智慧是水,是活的,只有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才是到达了读书的真境界。(节选自2009-12-19《光明日报》,有删改)

1.标题《小议读书》肯定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其理由是什么?

                                                                                                                        

2.从选文的结构和分论点的角度完成下列两题。

  (1)第②③④段这三个论述语段能否颠倒一下顺序?为什么?

                                                                                                                                           

  (2)用简洁的语言回答读书要“读什么书”和“如何读书”。

                                                                                                                                                   

3.第⑤段中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