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某人才信息交流网数据库设计的技术说明和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问题5。
[说明]
某市人才交流中心为促进当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当地企业与人才的沟通,拟建立人才信息交流网。
[需求分析结果]
1.每个前来登记的个人需填写《人才入库登记表》,如表2-17所示,并出示相关证件,经工作人员审核后录入个人信息。
表2-17 人才入库登记表 个人编号:_______ 登记日期:___年___月___日
|
2.每个前来登记的企业需填写《企业信息登记表》,如表2-18所示,并出示相关证明及复印件,经工作人员核实后录入企业信息。
3.个人和企业的基本信息只需在第一次登记时填写,个人编号和企业编号由系统自动生成。个人和企业的基本信息由计算机长期存储,以后个人只需提供个人编号和求职意向信息,企业只需提供企业编号和岗位需求信息。
4.个人的求职意向信息和企业的岗位需求信息在两个工作日内由工作人员录入数据库并发布。
[概念模型设计]
根据需求阶段收集的信息,设计人才、岗位和企业的实体联系图如图2-24所示(不完整)。
表2-18 企业信息登记表 企业编号:_______ 登记日期:__年__月__日
|
[逻辑结构设计]
1.将概念模型设计的实体联系图转换为以下关系模式
人才(个人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毕业院校,专业,学历,证书名称,证书编号,联系电话,电子邮件,个人简历及特长)
企业(企业编号,企业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地址,企业网址,电子邮件,企业简介)
求职意向( (2) )
岗位需求( (3) )
2.由于一个人可能持有多个证书,因此对“人才”关系模式进行优化,得到如下两个新的关系模式
人才( (4) )
证书( (5) )
根据上述的设计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2] 在(2)~(5)空缺处填入对应关系的属性,完成逻辑结构设计。(参见本题[附]) |
参考答案:
解析:[问题2] 这是一道要求读者掌握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的综合分析题。本题的解答思路如下。 逻辑结构设计是建立在概念结构设计的基础上的,按照E-R图向关系模式的转换方法,将实体和联系分别转换为关系模式。本题中已给出了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其中“岗位”实体没有属性,应归并到联系中。结合[问题1]的分析结果可知,求职意向的关系模式如下。 求职意向(个人编号,岗位名称,最低薪水,登记日期) 同理,结合[问题1]的分析结果可知,岗位需求的关系模式如下。 岗位需求(企业编号,岗位名称,专业,学历,薪水,备注,登记日期) 本试题还要求对“人才”关系模式进行模式分解,以达到实体分离的优化目的(即规范化)。分解后“人才”新关系模式可以减少“证书编号”这一属性,而“证书”新增关系模式的属性有“证书名称”和“证书编号”。这两个新的关系模式如下。 人才(个人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毕业院校,专业,学历,证书名称,联系电话,电子邮件,个人简历及特长) 证书(证书名称,证书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