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判断题

国有资产产权界定中讲的产权,是指企业的资产中扣除企业全部负债以后的剩余权益。 ( )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 本题考核点是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概念。会计上讲的产权是指企业的资产中扣除企业全部负债以后的剩余权益,即是指企业的净资产,是所有权的概念。国有资产产权界定中讲的产权,除了包括所有权的意思外,还包括经营权、使用权等财产权。

综合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定,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以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唐吴兢《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二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三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一一朱熹《朱子语类》卷128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回答唐太宗与明太祖对丞相的设置有何不同看法?唐代和明代丞相制度的变革对历史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

(2)材料三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中作者对此看法如何?(8分)

(3)材料中反映出中国古代社会的两对矛盾,这两对矛盾分别是什么?发展演变的趋势是什么?(4分)

解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