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述英国近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英国是西方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其近现代教育也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19世纪以前,英国政府对教育的干预甚少,国民教育的权力集中在教会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到19世纪初,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不断要求国家加强对教育的管理,国家开始逐步干预教育。到了20世纪初期,英国形成了教育行政体制上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教育的特点,逐步确立和完善了中央与地方在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上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 (2)初等教育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初等教育主要由宗教团体和慈善机关办理,教育质量低劣,学校和人学人数严重不足。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初等教育法》,实施强迫初等教育,标志着国民初等教育制度正式形成,到了1900年,双重制初等学校基本上普及了初等教育。1918年《费舍教育法》的颁布使国民教育意味着14岁以前为初等义务教育。英国的初等教育得到了普及和发展,但其双轨制问题实质上并未触及。1944年《巴特勒教育法》提出对所有学生提供免费享受中等教育的原则,使中等教育成为连接初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或高等教育的中间环节,消除了战前双轨制的初等教育体制。 (3)中等教育 19世纪,英国中等教育机构主要是捐办文法学校和公学,只有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女才有可能接受这一层次的教育。到19世纪末,古典教育仍占极其重要的地位。20世纪初,《哈多报告》主张通过一次性考试,把中等教育分为两部分,即传统的文法学校和各种形式的现代中学。《斯宾斯报告》进而把《哈多报告》中的双轨的教育方案扩展为三轨,即文法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同时还提出设立多科性中学的设想。此后,三类中学一直处于并立的局面,而综合中学也在缓慢发展。 (4)高等教育 19世纪初,产业革命带来的科技发展强烈呼唤大学的改革,高等教育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新大学运动和大学推广运动上。其加强了大学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促使社会中下层阶级和女子有更多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罗宾斯高等教育报告》出台,建议应为所有在能力和成绩方面合格的,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推动了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英国创办了“开放大学”,以成年人为教育对象,以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为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 * * 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 * * 老矣,何怯也!李 * * 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颍,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 ,秦军走。

始皇闻知,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 * * 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 * * 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 * * 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 * * 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 * * 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粗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

(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兵而西引:率领 。

B.王翦曰谢:告罪。

C.老臣病悖乱罢:通”疲” 。

D.翦因兵追之举:发动。小题2:全部直接说明王翦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

1)非六十万人不可

2)唯大王更择贤将

3)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4)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

5)坚壁而守之,不肯战

6)亲与士卒同食

A.1).2).6)

B.3).4).6)

C.2).4).5)

D.1).3).5)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信年轻壮勇,曾大败燕军,擒获太子丹,秦王对他评价很高,但对他过于轻敌,导致他征荆兵败。

B.面对李信的失败,始皇幡然悔悟,及时向王翦道歉并重新起用王翦,满足了王翦对兵力的要求,为后来大败荆军奠定了基础。

C.出征前,王翦向始皇多多地讨要良田林宅院,是为了妥善安排自己的子孙,使自己领兵征战无后顾之忧。

D.王翦坚守不战,是为了激发士气,避敌锐气,以便寻找最合适的作战时机,最后终于大败荆军。小题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⑴于 * * 度用几何人而足(5分)

⑵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