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以下是有关我国所有制结构问题的材料: 材料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情况: 在工业经济领域(以产值计算),国有经济由1978年的78%下降到1997年的26.5%,集体经济由21.8%上升到40.5%,非公有制经济由0.1%上升到33%。在商业领域(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计算),国有商业由1978年的 54.6%下降为1997年的24.3%,集体商业由 43.3%下降到18.2%,非公有制经济由2.1%上升为57.5%。1997年,在工业总产值中,公有制经济占67%,个体工商业占15.9%。到 1997早底,个体工商业固定资产投资达3426. 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3. 5%;私营企业96万户,从业人员1399万人。 1979~1997,外商实际投资2201亿美元。摘自国家体改委研究所组编《中国所有制改革 20年》 材料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关所有制结构条文的修改情况: 1982年宪法 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氖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析的原则。” 第十一条:“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 * * 护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个体经济。” 1988年宪法修正案 第十一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 * * 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1999年宪法修正案 第六条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十一条修改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 * * 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材料3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1999年上半年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2264亿元,增长10.1%,其中国有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1月总产值的综合增长速度同比为16. 4%,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当.月增速同比也达到14.5%,非国有企业的当月同比增速超过 25%。该省省长说:“没有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就不可能有浙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浙江省的“共同发展”所形成的所有制结构是:国家、集体、个体私营、“三资”的比重是; 11.5%、40.3%、42.5%、5.7%。 摘自1999年10月10日《光明日报》 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材料1,说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2)结合材料1与2,说明我国宪法修改的理论依据。 (3)分析材料2,指出我国宪法第六条修改前后所保留的共同内容及其原因。 (4)结论材料2与3,说明我国宪法修改的现实意义。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1)经济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已由原来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其原因是我国原有单一的所有制结构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我们遵循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客观规律,对其进行了改革,以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材料1反映了我国经济基础的变化,材料2反映了作为我国政治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宪法的修改。其理论依据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客观规律。 (3)保留的共同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其原因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宪法必须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根本性质。 (4)我国宪法的修改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事实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上升为国家意志,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经济关系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根本的法律保证,从而极大地调动厂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形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思路点拨] 这道题目考查是历史唯物论,对这些基本原理,考生应该比较熟悉,题目难度也不大,关键是灵活地联系实际答题。

单项选择题

进入4月份以来,广州血液中心血液库存量急剧下降,应该是100万毫升的血液中心血量库存目前仅剩14万毫升,近期如不能及时采集到新鲜血液,按照以往的消费速度,血库将很快出现“见底”的状况!

2007年1至3月份,广州各大医院临床用血量达到1410万毫升,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 40%,创下广州同期用血量最高记录。而与此同时,全市无偿献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 10%,献血量只占临床用血量的30.7%,两者之间出现了巨大的缺口。

按照正常水平,广州血液中心血液存量应该是100万毫升,但目前血量库存仅剩14万毫升。以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输血科为例,该院原本每天有5000毫升的血液储存,在现在这个储存量也只有600毫升了。

有关专家介绍说,广州市2007年临床用血量约为5000万毫升,血浆用量为2700万毫升,该用量现以每年10%至15%的速度在持续增长。但广州血液中心采集的无偿献血总量一向只能满足全市60%至70%的临床用血需求。而另外30%至40%的用血量都需要从省内其他兄弟城市调拨,而根据统计,广州超过52%的病人都是来自外地的。广州市血站鼓励市民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摆脱对兄弟城市的依赖,缓解用血的燃眉之急。

广州血液中心缺血量的比重比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输血科缺血量的比重()。

A.高

B.低

C.一样

D.无法确定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