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主要负责《世界遗产公约》的实施工作。

A.世界遗产委员会

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C.世界保护联盟

答案

参考答案:A

阅读理解与欣赏

       小歌德是个顽皮的孩子,但好思索,好(      )。有一次,歌德捉到一只小麻雀,将麻雀关在小盒里仔细端详。麻雀的羽毛被小歌德弄得残缺不全,但是他仍没有找到留在脑海中问题的答案:“这柔软的肌肉里,怎么会长出羽毛呢?人的皮肉一样是柔软的,为什么却不长一根羽毛?”

       一个一个的问题在小歌德的脑海中跳跃,虽然没有答案,他仍觉得十分有趣。小歌德真是一个爱思索的孩子 。

       父亲约翰发现儿子爱思索的特点,觉得他懂事了,应该让他学习了。父亲亲自做小歌德的家庭老师,教他基础知识、作文和修辞。小歌德领悟很快,对语言有一种特别的偏爱,几乎一学就会。

       10岁的某一天,父亲把儿子领进自己的藏书室。对儿子说:“从今天开始,只要你需要,这个藏书室随时对你开放。”小歌德激动得跳了起来,问爸爸:“这是真的吗?”

      “爸爸怎么会骗你呢?不过,不过你得先完成你的功课。”

       从那以后,小歌德一有空就躲进藏书室。贪婪地阅读各种书籍,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书籍,在他面前展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也引起他的许多(      )。他摸着书本想:“如果我也能写出那么多动人的诗歌、小说,就会给许多人带来美好的感受。我将来一定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

       他经常一个人躲在藏书室,阅读、朗诵,并酝酿着写诗。纯真的诗句从脑海里(      )到纸上,他将这些诗献给外祖父外祖母。

       外祖父读了,很高兴,亲了亲他的前额:“孩子,努力吧,你会成为 一个伟大的诗人的。”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是[ ]

A、追问 奇思妙想 跳跃

B、刨根问底 奇思妙想 流淌

C、刨根问底 想法 跳跃

D、追问 想法 流淌

2、将文中划线的词“贪婪”换成“聚精会神”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二自然段写出了小歌德的什么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横线上的话揭示了歌德当时的什么心情?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歌德最后成了世界闻名的大诗人,他的成功,就他个人来说取决于他的哪些优良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客观上说,小歌德的成功,哪些条件对他起了很大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歌德的成长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1)那天下雨,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这当儿,打外边进来三个人。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式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 里边请!”

  (2)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当下,城里城外气最冲的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他当年由于为盛京 * * 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3)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4)但是不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5)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叭”地一戳。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6)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    

  (7)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8)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9)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10)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

1.①②两段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第③段中加粗句子的含义是什么?可以看出作者对手艺人持怎样的态度?

                                                                              

3.泥人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泥人张的?

                                                                              

4.第⑥段中,加粗的两个“找”字应当怎样理解?用得好不好?试分析一下。

                                                                              

5.海张五是一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