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关于清末“预备立宪”,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以日本明治维新时期颁布的宪法为蓝本,但它删去了日本宪法中对天皇权力限制的条款
B.《十九信条》取消了皇权至上,大大缩小了皇帝的权力,扩大了国会与内阁 * * 的权力,是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中国发展的阶段性成果
C.清末成立的资政院是中国近代第一届国家议会
D.清末各省成立了谘议局作为地方督抚的咨询机关,发挥着一种地方议会的作用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清末“预备立宪”
光绪34年8月1日(1908年8月27日),清廷正式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同时公布“逐年筹备事宜清单”。大纲共计23条,分为“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宪法大纲》虽以日本明治维新时期颁布的宪法为蓝本,但它删去了日本宪法中对天皇权力限制的条款。故A正确。
辛亥革命爆发,以摄政王载沣为首的清朝统治集团慌了手脚,赶忙下“罪己诏”,取消现行内阁章程,改组内阁,颁布《重大信条十九条》(简称《十九信条》)。
《十九信条》按其内容来说,比《宪法大纲》有很大变化。①对皇帝权力作了较大的限制。其中虽仍称“大清帝国皇统万世不易”,“皇帝神圣不可侵犯”,但对其实际权力作了种种限制。②大大提高了未来国会的权力。《十九信条》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根据这些规定,同会权力大为扩大,皇帝权力大为缩小。资政院是清廷仿效西方议会模式而加以改头换面的全国性舆论机构,是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中国最早的尝试,而不是阶段性成果,故B错误。
资政院还不是正式的议院,只是作为议院成立前的雏形。这个雏形名义上是清廷的“舆论”、“民意”机构,实际上是皇族统治者玩弄立宪的装饰品。所以C项不能成立。
资政院并非为中国近代第一届国家议会;同样D项清末各省成立了谘议局作为地方督抚的咨询机关,是被督抚控制的,因此D项说谘议局发挥着一种地方议会的作用是不正确的。

多项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