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了建造一栋厂房,于2001年11月1日专.门从某银行借入5 000万元(假定甲公司向该银行的借款仅此一笔),借款期限为2年,年利率为 6%,利息到期一次支付。该厂房采用出包方式建造,与承包方签订的工程合同的总造价为 7 977万元。假定利息资本化金额按年计算,每年按360天计算,每月按30天计算。 (1)2002年发生的与厂房建造有关的事项如下: 1月1日,厂房正式动工兴建。当日用银行存款向承包方支付工程进度款1 200万元。 3月1日,用银行存款向承包方支付工程进度款3 000万元。 4月1日,因与承包方发生质量纠纷,工程被迫停工。 8月1日,工程重新开工。 10月1日,用银行存款向承包方支付工程进度款1 777万元。 12月31日,工程全部完工,可投入使用。甲公司还需要支付工程价款2 000万元。 上述专门借款2002年取得的利息收入为35万元(含4月1日至7月31日期间的利息8万元)。 (2)2003年发生的与所建造厂房和债务重组有关的事项如下: 1月31日,办理厂房工程竣工决算,与承包方结算的工程总造价为7 977万元。同日工程交付手续办理完毕,剩余工程款尚未支付。 11月1日,甲公司发生财务困难,无法按期偿还于2001年11月1日借入的到期借款本金和利息。按照借款合同,公司在借款逾期未还期间,仍然必须按照原利率支付利息,如果逾期期间超过2个月,银行还将加收1%的罚息。 11月10日,银行将其对甲公司的债权全部划给资产管理公司。 12月1日,甲公司与资产管理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债务重组日为12月1日,与债务重组有关的资产、债权和债务的所有权划转及相关法律手续均于当日办理完毕。有关债务重组及相关资料如下: 1)资产管理公司首先豁免甲公司所有积欠利息。 2)甲公司用一辆小轿车和一栋别墅抵偿债务640万元。小轿车的原价为150万元,累计折旧为30万元,公允价值为90万元。该别墅原价为600万元,累计折旧为100万元,公允价值为550万元。两项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 3)资产管理公司对甲公司的剩余债权实施债转股,资产管理公司由此获得甲公司普通股 1 000万股,每股市价为4元。 (3)2004年发生的与资产置换有关的事项如下: 12月1日,甲公司由于经营业绩滑坡,为了实现产业转型和产品结构调整,与资产管理公司控股的乙公司(该公司为房地产开发企业)达成资产置换协议。协议规定,甲公司将前述新建厂房、部分库存商品和一块土地的使用权与乙公司所开发的商品房和一栋办公楼进行置换。资产置换日为12月1日。与资产置换有关的资产、债权和债务的所有权划转及相关法律于续均于当日办理完毕。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所换出库存商品和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余额分别为1 400万元和400万元,公允价值分别为200万元和1 800万元;甲公司已为库存商品计提了202万元的跌价准备,没有为土地使用权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所换出的新建厂房的公允价值为6 000万元。甲公司对新建厂房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210万元。 2)乙公司用于置换的商品房和办公楼的账面价值分别为4 000万元,公允价值分别为 6 500万元和1 500万元。其中,办公楼的账面原价为3 000万元。 假定甲公司对换入的商品房和办公楼没有改变其原来的用途,12月31日的可变现净值和可收回金额分别6 550万元和1 450万元。 假定不考虑与厂房建造、债务重组和资产置换相关的税费,非货币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要求: (1)确定与所建造厂房有关的借款利息停止资本化的时点,并计算确定为建造厂房应当予以资本化的利息金额。 (2)编制甲公司在2002年12月31日与该专门借款利息有关的会计分录。 (3)计算甲公司在2003年12月1日(债务重组日)积欠资产管理公司的债务总额。 (4)编制甲公司与债务重组有关的会计分录。 (5)计算甲公司在2004年12月1日(资产置换日)新建厂房的累计折旧额和账面价值。 (6)计算确定甲公司从乙公司换入的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7)编制甲公司在2004年12月31日对资产置换换入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时的会计分录。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1)1)确定与所建造厂房有关的利息停止资本化的时点。 由于所建造厂房在2002年12月31日全部完工,可投入使用,达到了预定可使用状态,所以利息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时点为:2002年12月31日。 2)计算确定为建造厂房应当予以资本化的利息金额。 4月1日至8月1日暂停资本化期间利息不能资本化。 利息资本化金额=5 000万元× 6%×8÷12-(35-8)万元=173万元。 (2)编制2008年12月31 日与专门借款利息有关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35 在建工程——厂房(借款费用) 173 财务费用 92 贷:长期借款 (5 000×6%) 300 (3)计算债务重组日积欠资产管理公司债务总额=(5 000+5 000×6%×2+5 000× 6%×l÷12)万元=5 625万元。 (4)编制甲公司债务重组有关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小轿车 120 ——别墅 500 累计折旧 130 贷:固定资产——小轿车 150 ——别墅 600 借:长期借款 5 625 贷:固定资产清理——小轿车 120 ——别墅 500 股本 1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 000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 985 ——资产转让损益 {[550-(150-160)]-[(150-30)-90)]} 20 (5)计算资产置换日新建厂房的累计折旧额和账面价值。 新建厂房原价=(1 200+3 000+1 777+2 000+173)万元=8 150万元 累计折旧额:(8 150-210)万元÷10×2=1 588万元 账面价值=(8 150-1 588)万元=6 562万元 (6)1)计算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计算确定换人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 商品房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6 500万元÷(6 500+1 500)万元= 81.25%。 办公楼公允价值占换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1 500万元÷(6 500+1 500)万元= 18.75%。 甲公司换入资产总成本=(200+1 800+6 000)万元=8 000万元。 计算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商品房入账价值=8 000万元×81.25%=6 500万元。 办公楼入账价值=8 000万元×18.75%=1 500万元。 2)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厂房 6 562 累计折旧 1 588 贷:固定资产——厂房 8 150 借:库存商品——商品房 6 500 固定资产——办公楼 1 5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6 562 主营业务收入 200 无形资产 400 营业外收入 [(1 800-400)-(6 562-6 000)] 838 借:主营业务成本 1 400 贷:库存商品 1 400 借:存货跌价准备 202 贷:主营业务成本 202 (7)对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账务处理。 换入的存货不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换入的办公楼应计提减值准备=(1 500-1 450)万元=5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5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0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 * * 道题。
古今中外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名著不仅仅是艺术珍品,甚至主要目的不在于艺术,而是以艺术为手段表达某种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或其他思想,还可能万象皆备。如伏尔泰、狄德罗、萨特等人的一些著作,既是小说,又是哲学,而卢梭的小说《爱弥儿》,就明确地说过是阐述其教育思想的。至于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康帕内拉、卡贝和反乌托邦主义者赫胥黎、奥威尔等人的小说,主要是表达其政治思想的。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所包含的思想极为丰富,又各具中心。其中有些是很有现代意义和实用价值的。
比如,近年来,人们已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中挖掘了许多人才学的内容:认为《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贾探春是具有管理能力的人才,她们推行的是从那个封建家庭内部实际出发的某种责任制;认为《西游记》提出了人才使用的问题,孙悟空在大闹天宫之前是怀才不遇,因为他官封“弼马”,屈居下位,职到“齐天”,却又并无实权。有的人甚至认为《水浒传》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人才学,说是宋王朝不能用人,驱使天下的人才投奔梁山,而宋江善于用人,才使许多人才会聚到梁山。至于《三国演义》,涉及的就更多一些。“马谡失街亭”等著名篇章,已经是越嚼越出味儿了,只不过还没有人称它为人才学罢了。
对于这种研究,学术界有一点微词,认为这只能代表一种信息,即国家重视人才的信息,而作品中的内容并不一定如此。也就是说,这四部著作中,并不一定有很多人才学的内容,只是研究者为了某种需要,作了时代的外加而已。问题应该怎样看呢研究古代著作,“外加”是可能出现的,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要做具体分析。

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作者,判断准确的一项是:

A.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

B.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

C.吴承恩、施耐庵、罗贯中

D.罗贯中、吴承恩、施耐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