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男性,21岁,近半年来反复心悸、胸痛、劳力性呼吸困难,时有头晕或短暂神志丧失。体检发现:心脏轻度增大,心尖部有2/6级收缩期杂音和第4心音,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较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是

A.胸部X线摄片

B.心电图

C.超声心动图

D.心脏核素检查

E.冠状动脉造影

答案

参考答案:C

综合题

18分)在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中,始终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划分君、相权限成了历朝历代制度设计中的头等大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代的朝廷,主要由“三公”和诸卿组成。“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从制度上说,秦朝应有太尉的官位,实际上大概未曾具体选任担当这一职务的官员。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中书省起草诏书后,呈送皇帝,(皇帝若同意)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为皇

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加予复核。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中书省重拟。若诏敕获得门下省同意,送尚书省执行。尚书省则仅有执行命令之权。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后世子孙永不许恢复宰相制度,如有人如此请求,即以叛逆论罪,凌迟处死。                                                          ——朱元璋

材料四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宋太祖后,大臣上

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吴晗《朱元璋传》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代“三公”的主要职责。试分析秦代太尉一

职从未授予大臣的原因。(5分)

(2)据材料二,分析唐代宰相制度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作用。(4分)

(3)材料三中朱元璋下达命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人们习惯上把明中期以后的内阁首辅徐阶、高拱等人称为宰相,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7分)

(4)材料四从本质上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单项选择题 B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