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关某欠曹某债款数千元,久催未还。曹某遂将关某的5岁儿子骗至曹家,作为人质扣押,逼关某还债。关某请求所在县公安局责令曹某放人,并依法追究曹某侵犯人身权的法律责任。县公安局认为关某欠债不还不是出于无偿还能力,而是想赖账,故让关某先还债,然后责成曹某放人。关某不同意,向上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请问:

关某能否对县公安局的口头答复提起行政诉讼

答案

参考答案: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1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行政诉讼法解释》第40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没有制作或者没有送达法律文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只要能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存在,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在本案中,关某为履行其对5岁儿子的监护职责,申请公安局予以解救。对关某的请求,县公安局予以口头答复,要求其先还债,再责令曹某放人。尽管县公安局未制作任何决定书,但是公安局已口头表示拒绝关某的请求,应该认为县公安局已作出了拒绝履行的具体行政行为。县公安局不予解救关某之子,是不履行保护关某之子(公民)人身自由权的法定职责,对此,关某可以其子法定代理人的身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郭老仆墓志铭   侯方域

郭老仆死而葬于城北之金家桥,其主人为志其墓而铭之,曰:老仆名尚。十八岁,事予祖太常公。方司徒公之少而应秀才试,以及举孝廉,登进士第,老仆皆身从之。司徒公仕,而西抵秦凉之塞,南按黔方,北尽黄花、居庸边镇上,老仆又皆从。

司徒公尝道经华山,攀崖悬洞而陟其巅,老仆则手挽铁索从焉。华山老道士,年百八十岁矣,谓司徒公日:“公,贵人也。然生平丰于功业,嗇于福用。当腰围玉而陪天子饭,此后一月作难。凡有五大难,过此可耄耋。此仆,当济公于难者也,幸善视之!”

然老仆不事事。司徒公尝遣视南商之墅,久之,所司皆荒失。命人迹之,则老仆自携

琵琶,与一妇人饮于鹿邑之城门楼。司徒公怒,斥之,不使近。戊辰,赴官京师,老仆固请从,至艇暑酣饮于城隍市;司徒公朝所命,老仆暮归,醉而尽忘之。司徒公怒而骂,老则倚壁而鼾,鼾声与司徒公之骂声更相间也。积二岁余,以为常。

司徒公为乌丞棚所构,下狱,顾谓诸仆曰:“尔皆衣食我,今谁当从乎?”老仆涕泣拜于堂下。司徒公熟视曰:“嘻,尔岂其人邪?”’老仆前曰:‘‘主人盛时,安所事老仆;老仆亦酣醉耳。今老仆且先犬马死.主人又患难,岂尚不尽心力?主人不忆老道士言乎?”自此不饮酒,不与其家相通.众乏徒公于狱者七年。

乌丞相与韩丞相相继秉政,皆苛深.托诸缇校调察往事。士大夫亲朋奴仆,往往避匿去。老仆尝衣敝衣,星出月入.以事乏徒公。初,燕女有姚氏者,数嫁不终,饶于财。每曰:“我当嫁官人耳。”老仆乃伪为官人,娶之。日取其财易酒食,交欢诸缇校者,故得始终不及于难。后姚氏察知其为.大哭,骂老仆,以手提其耳,啮其面,面上痕常满。及司徒公出视师,乃以老仆为军官,冠 * * 冠,服 * * 服,以见姚氏,姚氏则大喜。

老仆入谢司徒公日:“老仆嗜饮适,今七年不饮酒,此后愿日夜倍饮酒以偿之。”

久之,饮酒积病,遂以死,年五十七。

老仆有四子,其次尝犯军法,当死,诸大帅从善等,罗拜司徒公日:“非愿公绌法,

乃军中欲请之以劝忠义也。”当是时,郭老仆之名播雨河云。

铭曰:“汝,士大夫师,而乃居于奴!奴乎奴乎,奴尚则有,士大夫则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命人迹之   迹:探察         B.司徒公为乌丞相所构   构:追捕

C.数嫁不终,饶于财   饶:多   D.及司徒公出视师   视师:督师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主人为志其墓而铭之   蟹六跪而二螯

B.久之,所司皆荒失   宋何罪之有

C.老仆涕泣拜于堂下   得复见 * * 于此

D.饮酒积病,遂以死   敛赀财以送其行

3.下列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老仆“忠义”的一组是

①(司徒公)举孝廉,登进士第,老仆皆身从之

②此仆,当济公于难者也

③自此不饮酒,不与其家相通,从司徒公于狱者七年

④老仆尝衣敝衣,星出月入,以事司徒公

⑤此后愿日夜倍饮酒以偿之

⑥今老仆且先犬马死,主人又患难,岂尚不尽心力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⑥    D.②④⑤⑥

4.下列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考仆侍奉作者的祖、父两代人,陪同主人走南闯北,非常忠诚;后来作者的父亲司徒公被陷入狱,郭老仆一直陪同,始终没有离开。

B.郭老仆非常好酒,以致经常误事,作者的父亲司徒公为此多次责骂他,却无济于事;司徒公入狱后,郭老仆却戒酒达七年之久,直至司徒公出狱。

C.郭老仆为了营救司徒公出狱,谎称自弓是官人,娶了富有的燕女姚氏,并用姚氏的钱去结交那些“缇校”,终于从狱中救出了作者的父亲司徒公。

D.郭老仆虽为奴仆,他的“忠义”却超过了一般的人,他的名声远播两河;因为他的原因,他的二儿子犯了军法,许多将领都替他求情。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