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分析在如下条件,明示私人信托是否成立 (1)遗嘱人将100000港元留给其妻子供她自己使用,并指示,在她妻子去世时“所留下的剩余部分,也就是她不想为自己使用的部分,将在D和C之间分配。” (2)遗嘱人将其财产在X和Y之间平分,他的遗嘱为“我要求X和Y在他们死时将财产留给彼得。” (1987年9月)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规则是信托所依赖的财产以及受益人所取得的利益必须足够明确。在这个问题中,不存在信托,因为对于妻子死后该留下什么没有明确,结果会使妻子获得完全拥有100000港元的权利。 (2)在这个问题中,给予X和Y的赠与是绝对的;遗嘱人没有将信托强加在两人身上,只是表示了一个愿望。

阅读理解与欣赏
“以诗谢礼”
  在民间传说中,包拯可说得上是天下第一清官了。相传在他60大寿时,皇上念他为官清正廉明,诚心要为他祝寿。虽然包拯婉言拒绝,但无济于事。 
       寿辰那天,包拯叮嘱儿子包贵,一律不受寿礼。包贵遵从父命,站在门前,把文武百官所送的礼金礼物都退了回去。可万万没有想到,皇上派了六官司礼张太监前来送礼祝寿。这该怎么办呢?包贵想了想,就拿出一张红纸,让张太监把送礼的理由写在上面,然后送交父亲定夺。张太监写道:“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包贵看后,忙叫人交给父亲。
       包拯也写了一首回答的诗:“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叨念功;操劳为民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包拯以诗拒礼,阐明大义,张太监看完,闭口无言,只好带着诗与礼回去禀告皇上。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嘱咐——(          )              原由——(          )
     决定——(          )              哑口无言——(          )
2.文中的成语运用恰当自如,请用文中的成语回答下面的问题。
            皇上要为包拯祝寿是因为包拯                        ,张太监执意要把礼物送来是因为包
     拯                      ,包拯拒绝百官和皇上的礼物表现出他的                        ,张太监最
     后                      ,只好带着诗与礼回去禀告皇上。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和感受?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