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孝文帝“雅好《诗》、《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高瞻,好文为章。诗、赋、铭、颂,有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高祖记》

材料二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 (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2分)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2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 。(4分)从两次改革的成效中你得到哪些启示?(2分)

答案

(1)信息:孝文帝对先进的汉族文化十分喜好。(2分)影响: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2分)

(2)成效:农民得以安心生产(保证生产时间);政府财政收入大为增加。(4分)

启示:改革者要有献身精神和坚强的意志;改革措施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客观规律;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 (任答2点,2分;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情]2007年10月,A市北方文化艺术公司与B市江南出版公司在c市签订合同,双方商定联合出版一本书。由北方文化艺术中心收集内容,并解决有关版权的问题,由江南出版公司制作发行。后北方文化艺术中心收集文章12篇。江南出版公司因设备发生故障,便请D市文化馆协助,江南出版公司黄伟等人去D市文化馆利用其设备印刷,文化馆还派职工李某等人参与制作工作,事后,江南出版公司付给D市文化馆2万元设备磨损费和劳务费。该本书名称为“人应自强”,在E市、F市发行销售。此后,白云出版社认为该书中第1、2篇文章的版权应归其所有,红土地出版社认为该书中第五、六、七篇文章的版权应归其所有,两单位发现“人应自强”署名单位为北方文化艺术公司和江南出版公司,提出交涉,未能解决争议,便提起诉讼。
一审法院将白云出版社和红土地出版社列为原告,将北方文化艺术公司和江南出版公司列为被告,经审理,判决确认被告行为构成侵权。法院于2009年4月25日将判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此后连降暴雨,交通不便,直到5月20日两被告才以“事先曾与白云出版社和红土地出版社打过招呼”为由,不服判决,到邮局向法院寄发了上诉状。
本案经二审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协议,被告当即按协议对原告进行了赔偿,并口头表示道歉。法院在此情况下制作了调解书,法院送达调解书时,原告对调解书中的措词提出异议,拒绝在送达回证上签字。在这种情况下,法院采取了留置送达的方式。事后双方当事人未提出任何意见,法院就此结案。

本案中的诉讼主体的行为有何不当应当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