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该校园网在进行IP地址部署时,给某幢教研综合楼分配了一个地址块10.2.3.0/24,该教研综合楼内的计算机数量分布如表8-4所示。要求各部门处于不同的网段,请将表8-5中的(3)~(8)处空缺的主机地址(或范围)和子网掩码填写完整。

表8-4 某教研综合楼计算机数量分布表
部门 主机数量/台 部 门 主机数量/台
多媒体教室1 80 教研室A 22
多媒体教室2 50 教研室B 18
表8-5 各部门IP地址规划表
部 门 可分配的地址范围 子网掩码
多媒体教室1 10.213.1~ (3) (4)
多媒体教室2 (5) (6)
教研室A (7) 255.255.255.224
教研室B 10.2.193~10.2.3.222 (8)

答案

参考答案:255.255.224

解析:该教研综合楼所分配到的地址块10.2.3.0/24中,“/24”表示子网掩码为24位掩码,即255.255.255.0。表8-4给出了该单位多媒体教室1的计算机数量为80台。由于26-2=62<80<27-2=126,其中,“-2”表示保留全0的IP地址(被保留标志子网本身)和全1的IP地址(被保留用做该子网的广播地址),因此对已给出的A类地址块10.2.3.0/24进行子网化时,对于“多媒体教室1”这个子网所用的主机地址位数至少需要7位,则A类地址块10.2.3.0的最后一个字节的最高位可用做子网号,用于标识“多媒体教室1”子网和其他子网。由此也可推知,多媒体教室1的新子网掩码为25位掩码,即(4)空缺处为255.255.255.128。
由于表8-5中己给出多媒体教室1子网可实际分配的IP地址范围中的起始IP地址(即10.2.3.1),将它与子网掩码255.255.255.0进行与(AND)运算,即可得到多媒体教室1子网的网段地址为10.2.3.0。由此可知,多媒体教室1的子网号为0。此多媒体教室1的子网号同时决定了多媒体教室2、教研室A和教研室B的IP地址中最后一个字节的最高位为1。换言之,其他子网的IP地址中最后一个字节用于标识子网的最高位为1。
多媒体教室1子网可分配的主机地址范围求解过程见表8-6。

表8-6 多媒体教室1子网可分配的主机地址范围分析表
步骤 项目 数值
已求知的子网掩码 255.255.255.128
该子网掩码转化为二进制数形式 11111111.11111111.1111llll.10000000
表8-5已给出的IP地址 10.2.3.1
该IP地址转化为二进制数形式 00001010.00000010.0000001 1.00000001
将以上2个二进制数进行AND运算 00001010.00000010.00000011.00000000
多媒体教室1子网的网段地址为 10.2.3.0/25
该子网的IP地址范围 10.2.3.0~10.2.3.127
多媒体教室1子网最小可实际分配的IP地址的二进制数形式为 00001010.00000010.00000011.00000001
多媒体教室1子网最大可实际分配的IP地址的二进制数形式为 00001010.00000010.00000011.01111110
该子网中可实际分配的主机地址范围 10.2.3.1~10.2.3.126
由以上分析可知,多媒体教室1子网使用的子网号为0,可实际分配的主机地址范围为10.2.3.1~10.2.3.126,因此表8-5中(3)空缺处所填写的内容可以是10.2.3.126。 由于25-2=30<50<26-2=62,因此对于“多媒体教室2”这个子网所用的主机地址位数至少需要6位,则A类地址块10.2.3.0的最后一个字节的最高位、次高位可用作子网号,即用于标识“多媒体教室2”子网。由此也可推知,多媒体教室2的新子网掩码为26位掩码,即(6)空缺处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 由于24-2=14<18<22<25-2=30,因此对于“教研室A”、“教研室B”这两个子网所用的主机地址位数至少需要5位,这两个子网的子网号为3位。因此,这两个子网的新子网掩码为27位掩码,即(8)空缺处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 将子网掩码255.255.255.224与表8-5中已给出的教研室B可分配的地址范围10.2.3.193~10.2.3.222进行与(AND)运算,即可得到教研室B所使用的子网号为110。由于“多媒体教室2”的子网号为两位,因此由教研室B所使用的子网号110可得,“多媒体教室2”的子网号为10。同理,可得教研室A的子网号为111。 由表8-7所示的分析过程可知,多媒体教室2可实际分配的主机地址范围为10.2.3.129~10.2.3.190,即(5)空缺处应填入10.2.3.129~10.2.3.190。
表8-7 多媒体教室2子网可分配的主机地址范围分析表
步骤 项 目                 i数 值
已求知的子网掩码 255.255.255.192
该子网掩码转化为二进制数形式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用子网号10标识“多媒体教室2”子网,则其网段地址的二进
制数形式为
00001010.00000010.00000011.10000000
该IP地址转化为十进制数形式 10.23.128/26
该子网的IP地址范围 10.2.3.128~10.2.3.191
多媒体教室2子网最小可实际分配的IP地址的二进制数形式为 00001010.00000010.00000011.10000001
多媒体教室2子刚最大可实际分配的IP地址的二进制数形式为 00001010.00000010.00000011.10111110
该子网中可实际分配的主机地址范围的十进制数形式 10.2.3.129~10.2.3.190
由表8-8所示的分析过程可知,教研室A可实际分配的主机地址范围为10.2.3.225~10.2.3.254,即(7)空缺处应填入10.2.3.225~10.2.3.254。
表8-8 教研室A子网可分配的主机地址范围分析表
步骤 项目 数 值
已知的子网掩码 255.255.255.224
该子网掩码转化为二进制数形式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
用子网号111标识“教研室A”子网,则其网段地址的二进
制数形式为
00001010.00000010.00000011.11100000
该IP地址转化为十进制数形式 10.2.3.224/27
该子网的IP地址范围 10.2.3.224~10.2.3.255
教研室A子网最小可实际分配的IP地址的二进制数形式为 00001010.00000010.00000011.11100001
教研室A子网最大可实际分配的IP地址的二进制数形式为 00001010.00000010.00000011.11111110
该子网中可实际分配的主机地址范围的十进制数形式 10.2.3.225~10.2.3.254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家园如梦

山珍

  夜很深,也很静。浅浅的目光流进了我的村子,挤进了那扇用皮纸蒙住的三字窗。风轻轻地梳理着窗外还略单薄的树枝,嗓音很低,却让我听得清楚那来自远方的呼唤。庭院里的那口古井,清楚地倒映着我曾经在井旁的柳树上猴跃的童年。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

  “月光光,亮堂堂,背书包进学堂……”井边学会的童谣鲜活如初,只是教我童谣的母亲,却已满头白发。母亲的声音已成记忆,然而母亲的血必将灌溉我的一生。

  流浪的脚步离开家园,只把乡愁饲养在井中!任何一丝不经意的涟漪,都有可能荡得我遍体伤痕。

  屋后的荒坡上,零零散散地落户了一些三月莓树,它们在贫瘠中送走一个个春夏秋冬,又迎来一个个春夏秋冬。

  母亲为我摘莓子时被刺破的手指,滴着血,凝成一团不褪的火红,永远燃烧在我记忆的深处。那些吃三月莓当饭的甜甜的日子,是母亲用手一分一分地扳来的。今年的三月,母亲还会为我采摘那些新鲜的三月莓。母亲的身影呈现在眼前,逐渐缩短母子间的距离。母親曾经为我寻找三月莓的目光,閃耀一串串累累的爱。

  屋右的古风树——鸟的天堂。孩提时,父亲总是架着长长的梯子,猫着腰一回一回地爬上树为我取鸟,样子很吃力,可父亲的脸上却从不滚落丝毫吃力的神情。

  如今,鸟渐渐地少了,只剩下乱七八糟的鸟巢搁在树杈间,可年迈的父亲却像童年的我一样,在鸟归季节里一遍遍地数着鸟巢。又是鸟儿孵殖的季节,隐约中,我感觉父亲佝偻着身子站在古枫前学舌一般地重复着“一、二、三、四……”那深深陷进了眼窝的眸子,专一地注视着通往山外的羊肠路。

  屋左蜿蜒蛇行的山路依旧在为我走出大山的举动作注脚,那浅浅的一行不知打上了我多少若隐若现的脚印。从山村走出城市,实际上是走进一种诱惑,甚至是一种折磨。

  山路的源头是生活,山路的尽头还是生活。生活就是生生死死,造化平衡世界,谁能适应这个世界,谁就是赢家。做个赢家吧,赢家有能力随遇而安。无论生活把自己推到哪个位置,都要用一颗平常的心面对,轻松靠自己给予,快乐只属于创造快乐的人。

  怀念家园,更怀念家园里的那些人。我茹苦一生而今远隔一方的母亲,愿您有您的快乐;我艰难活命又思儿念女的父亲,愿有您自己的寄托!

  在家门前那堵不倒的竹篱笆上,我将自己攀援成一株不忘的牵牛,紫色的喇叭始终朝向敞开的家门,芬芳屋里的每一道墙缝。

  家园如一件厚厚的袄,等待着每一个伶仃的浪者去穿;家园如一双不破的鞋,永远套在流浪者缺暖的脚上;家园如一柄永新的伞,一直搭在流浪者风雨兼程的肩膀上;家园如一块啃不完的饼,让流浪者一次又一次地去补充能量;家园如一根拉不断的线,末端总系着一个流浪者的大风筝。

1.第三段说“母亲的声音已成回忆,然而母亲的血必将灌溉我的一生”,请你结合全文的内容,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描写父爱与母爱时,在选材上和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作者将家园比作“袄”、“鞋”、“伞”、“饼”、“线”,试说出这些比输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文章题目意义,并说说题目与文章结构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小说作品自选集《乡情》的栏目名,请依照例句,选其中一个栏目,简要介绍内容,引导学生阅读。

栏目名:“山清水秀”、“春华秋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例句:“山清水秀”要以让你或登高望远,或乘船直下,漫游家乡的山河湖海,聆听醉人的鸟鸣涛吟,感受自然的纯真与呼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照下面短诗,以“鲜花”或“浮萍”为对象,再写一首哲理性的短诗。

                                                      卵石

                                                     沐浴山间溪水

                                                     天长日久

                                                    失去了自己的棱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下面的材料,在模线上填写恰当的话,使前后文连贯,符合人物的心理与性格。

  清代某私熟有四个学生。一天,当地来了戏班,四个学生都想去看戏。先生见此情景便说:“我提一个问题,如果谁答得妙,我就允许谁去看戏。”我的问题是:“读书好还是看戏好?”学生甲不多想  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生生气地说:“你就知道玩!”

  学生乙回答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生笑着说:“此老生常谈也,谁都会说。”

  学生丙采用了圆滑的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生不以为然的说:“此调停两可之说,恰似汝之为人。”

  学生丁灵机一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生十分满意:“好,好,此言得之矣。”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