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校园网在进行IP地址部署时,给某幢教研综合楼分配了一个地址块10.2.3.0/24,该教研综合楼内的计算机数量分布如表8-4所示。要求各部门处于不同的网段,请将表8-5中的(3)~(8)处空缺的主机地址(或范围)和子网掩码填写完整。
表8-4 某教研综合楼计算机数量分布表 | |||
部门 | 主机数量/台 | 部 门 | 主机数量/台 |
多媒体教室1 | 80 | 教研室A | 22 |
多媒体教室2 | 50 | 教研室B | 18 |
表8-5 各部门IP地址规划表 | ||
部 门 | 可分配的地址范围 | 子网掩码 |
多媒体教室1 | 10.213.1~ (3) | (4) |
多媒体教室2 | (5) | (6) |
教研室A | (7) | 255.255.255.224 |
教研室B | 10.2.193~10.2.3.222 | (8) |
参考答案:255.255.224
解析:该教研综合楼所分配到的地址块10.2.3.0/24中,“/24”表示子网掩码为24位掩码,即255.255.255.0。表8-4给出了该单位多媒体教室1的计算机数量为80台。由于26-2=62<80<27-2=126,其中,“-2”表示保留全0的IP地址(被保留标志子网本身)和全1的IP地址(被保留用做该子网的广播地址),因此对已给出的A类地址块10.2.3.0/24进行子网化时,对于“多媒体教室1”这个子网所用的主机地址位数至少需要7位,则A类地址块10.2.3.0的最后一个字节的最高位可用做子网号,用于标识“多媒体教室1”子网和其他子网。由此也可推知,多媒体教室1的新子网掩码为25位掩码,即(4)空缺处为255.255.255.128。
由于表8-5中己给出多媒体教室1子网可实际分配的IP地址范围中的起始IP地址(即10.2.3.1),将它与子网掩码255.255.255.0进行与(AND)运算,即可得到多媒体教室1子网的网段地址为10.2.3.0。由此可知,多媒体教室1的子网号为0。此多媒体教室1的子网号同时决定了多媒体教室2、教研室A和教研室B的IP地址中最后一个字节的最高位为1。换言之,其他子网的IP地址中最后一个字节用于标识子网的最高位为1。
多媒体教室1子网可分配的主机地址范围求解过程见表8-6。
表8-6 多媒体教室1子网可分配的主机地址范围分析表 | ||
步骤 | 项目 | 数值 |
① | 已求知的子网掩码 | 255.255.255.128 |
② | 该子网掩码转化为二进制数形式 | 11111111.11111111.1111llll.10000000 |
③ | 表8-5已给出的IP地址 | 10.2.3.1 |
④ | 该IP地址转化为二进制数形式 | 00001010.00000010.0000001 1.00000001 |
⑤ | 将以上2个二进制数进行AND运算 | 00001010.00000010.00000011.00000000 |
⑥ | 多媒体教室1子网的网段地址为 | 10.2.3.0/25 |
⑦ | 该子网的IP地址范围 | 10.2.3.0~10.2.3.127 |
⑧ | 多媒体教室1子网最小可实际分配的IP地址的二进制数形式为 | 00001010.00000010.00000011.00000001 |
⑨ | 多媒体教室1子网最大可实际分配的IP地址的二进制数形式为 | 00001010.00000010.00000011.01111110 |
⑩ | 该子网中可实际分配的主机地址范围 | 10.2.3.1~10.2.3.126 |
表8-7 多媒体教室2子网可分配的主机地址范围分析表 | ||
步骤 | 项 目 | i数 值 |
① | 已求知的子网掩码 | 255.255.255.192 |
② | 该子网掩码转化为二进制数形式 |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
③ | 用子网号10标识“多媒体教室2”子网,则其网段地址的二进 制数形式为 | 00001010.00000010.00000011.10000000 |
④ | 该IP地址转化为十进制数形式 | 10.23.128/26 |
⑤ | 该子网的IP地址范围 | 10.2.3.128~10.2.3.191 |
⑥ | 多媒体教室2子网最小可实际分配的IP地址的二进制数形式为 | 00001010.00000010.00000011.10000001 |
⑦ | 多媒体教室2子刚最大可实际分配的IP地址的二进制数形式为 | 00001010.00000010.00000011.10111110 |
⑧ | 该子网中可实际分配的主机地址范围的十进制数形式 | 10.2.3.129~10.2.3.190 |
表8-8 教研室A子网可分配的主机地址范围分析表 | ||
步骤 | 项目 | 数 值 |
① | 已知的子网掩码 | 255.255.255.224 |
② | 该子网掩码转化为二进制数形式 |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 |
③ | 用子网号111标识“教研室A”子网,则其网段地址的二进 制数形式为 | 00001010.00000010.00000011.11100000 |
④ | 该IP地址转化为十进制数形式 | 10.2.3.224/27 |
⑤ | 该子网的IP地址范围 | 10.2.3.224~10.2.3.255 |
⑥ | 教研室A子网最小可实际分配的IP地址的二进制数形式为 | 00001010.00000010.00000011.11100001 |
⑦ | 教研室A子网最大可实际分配的IP地址的二进制数形式为 | 00001010.00000010.00000011.11111110 |
⑧ | 该子网中可实际分配的主机地址范围的十进制数形式 | 10.2.3.225~10.2.3.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