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什么是双轨制请结合双轨制的发展变化论述现代学制变革的主题是什么这种变革是如何进行的

答案

参考答案:(1)双轨制是学制的一种类型。
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的近一百年时间里,在小学逐步普及的基础上,由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国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要求促进了普及教育的延长。在许多发达国家,义务教育先后延长到了8~9年。延长的这部分教育统称初中教育,实施初中教育的学校一般叫初级中学。在欧洲各国,这类学校都只是小学的延伸,并不能与高等学校相衔接。与大学相衔接的高级中学是由古典文科中学演变而来的。上述两种学校系统在办学形式、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水平等方面是完全不同的,这就是典型的双轨学制。
(2)双轨制逐渐向分支型和单轨制过渡。
直到20世纪初以前,西欧各国都实行严格的双轨学制。几十年来,随着义务教育的上延,教育机会均等原则的实施,双轨学制从小学开始向上逐步并轨。二战后,西欧各国的义务教育已经延长到了十年左右,已到了中学的第一阶段。这就使原先不分段的中学分成了两段,新发展起来的初级中学与传统的完全中学在学术水平上有很大差距,导致机会的不均等。于是许多国家采用了各具特色的做法,克服原有双轨制的不公平问题。在许多国家,初中的两轨已经合并,传统的双轨学制事实上已经变成分支型学制了。这种并轨还在上移,如英国的高中正在通过综合中学实行并轨。这说明,随着普及教育的发展,双轨学制必然要逐步过渡,最终走向机会均等的单轨学制。从当前看,综合中学是双轨学制并轨的一种较为成功的形式,因而综合中学化就成了现代中等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
(3)传统学制正在向现代终身教育制度转化。
①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创造周期和陈旧周期都大大缩短了,因而,一个人不论受到过多么高的教育,都必须适时补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为此需要重新回到学校中来再次接受教育。
②由于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的文明进步,个人的劳动时间从总体上看在不断减少,这就能更多地满足每个人的精神追求和兴趣需要,为人的多方面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为此在20世纪中期之后,教育大众化和民主化的要求就成为世界各国学制改革的一个主旋律,构成了现代学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仅表现在传统学制的延伸,双轨学校的并轨或融通方面,许多新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机构如回归教育、终生教育、成人教育、函授教育、业余教育、远程教育、企业职工培训、老龄教育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并在学制系统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些新的教育形式和机构不仅是对传统学制的一种重要补充,更是一种改造。新的学制形式具有开放性、大众性以及和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特点。可以这样说,随着教育机会的逐步均等化,现代学制正由传统的封闭的精英模式向开放的大众模式过渡,现代学校正由职前准备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向终生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过渡。

判断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