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24岁。患类风湿性关节炎4年。现关节肿胀疼痛,痛有定处,晨僵,屈伸不利,遇寒痛剧,畏寒怕冷,舌苔薄白,脉沉紧,其证型为

A.风湿热郁证
B.风湿寒阻证
C.痰瘀互结证
D.肾虚寒凝证
E.肝肾阴虚证

答案

参考答案:B

综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1:中广网北京2011年11月2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大会今天在南非德班召开。德班气候大会是2012年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官方文件《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前召开的最后一届气候大会。《京都议定书》能否在2013年进入第二承诺期,各国能否就新的减排目标达到共识,德班气候大会可谓成败系于一身。

材料2:某年全球CO2排放总量排行前10位的国家及其人口总数。

国家CO2排放总量(单位:亿吨)人口总数

(单位:万人)

美国28300 71
中国27132 256
俄罗斯6.6114 289
印度5.83109 535
日本412 762
德国3.568 245
澳大利亚2.261 973
南非2.224 276
英国2.126 060
韩国1.854 828
 

材料3: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

(1)履行《京都议定书》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调整能源结构,受此冲击最大的产业是(2分)        (  )

A.钢铁         B.机电

C.纺织    D.电子

(2)阴影部分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形成该地雨水较多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1月、7月相比较,德班月平均气温较低的是______月,该月平均气温_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降水较多的月份是________月。(3分)

(4)和图中阴影区气候特征相似的是________。(2分)

A.中国珠江三角洲  B.美国西北部海岸

C.英国东部沿海地区    D.北非东海岸

(5)据材料2分析,人均CO2排放量高的为____________(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美国人均CO2排放量约为中国的________倍。(2分)

(6)据材料3分析,近百年来世界气温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98年平均气温比1956年平均气温约上升了______________℃。(2分)

(7)全球变暖将会使冰川融化,也会对全球地理环境的其他方面产生潜在的威胁或影响。下列有关该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2分)     (  )

A.全球各大洲的面积都有所减小

B.南北半球的最冷月0℃等温线都向更高纬度、更高海拔推进

C.世界森林的分布界线将向更高的纬度推进,全球森林面积将会大幅度增加

D.位于内流区域的湖泊面积将会逐渐减小

(8)从日常生活出发,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3分)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铃声,对于一个作惯了教员的,有时很好听,有时很不悦耳。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因为他只要决定上课,他必定已经把应教的功课或该发的试卷准备好的。他不怕学生质问,所以也不怕铃声。今天,他可是怕那个管辖着全校的人的行动的铃声,像一个受死刑的囚犯怕那绑赴刑场的号声或鼓声似的,他一向镇定,就是十年前他首次上课堂讲书的时节,他的手也没有发颤。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

  铃声响了。他迷迷糊糊地往外走,脚好像踩在棉花上。他似乎不晓得往哪里走呢。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低着头,他进了讲堂。屋里极静,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上了讲台,把颤动着的右手放在讲桌上,他慢慢的抬起头来。学生们坐得很齐,一致地竖直了背,扬着脸,在看他。他们的脸都是白的,没有任何表情,像是石头刻的。一点辣味儿堵住他的嗓子,咳了两声。泪开始在他的眼眶里转。

  他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是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极力开口,但他的声音,好像一根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们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他也很想说,好像他们或者能够得着一点点的安慰。可是,他说不出来。真正的痛苦是说不出来的!他狠了狠心,他走上讲台。大家的眼失望地追着他。极快的,他走到了屋门;他听到屋中有人叹气。他迈门槛,没迈利落,几乎绊了一跤。屋里开始有人活动,声音很微,像是偷手偷脚的那样起立和往处走呢。他长叹了一口气,没再到休息室去,没等和别的班的学生会面,他一气跑回家中,像有个什么鬼追着似的。

1.这段文字选自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你还知道老舍先生的哪些作品?总结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祁瑞宣教师上的这一堂课,课堂气氛和人物情绪同以往有何不同,请分别用两个词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祁瑞宣老师的反常表现在什么地方?这种反常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文中加粗词的含义:

“民族的春花”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正的痛苦”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课》与本选段都是通过________反映作为亡国奴的痛苦心情,前者通过_______

__反映感情,后者侧者于_________,对韩麦尔先生的描写侧重于_________描写,而对祁瑞宣则侧重于_________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