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面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9年11月,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技术博览会在江西南昌召开。在这次大会上,江西共签约项目143个,总投资为1046.95亿元,先后分三次签约;第一次,与23家央企签约37个合作项目,项目总投资为519.1亿元;第二次,九江市人民政府与中信集团签订旅游基础设施投资框架协议,项目总投资为120亿元;第三次,签约合同项目105个,项目总投资为407.85亿元。

从签约项目主要领域来看,旅游产业项目14个,占9.79%;钨及稀土深加工产业项目4个,占2.82%;医药化工产业项目14个,占9.79%;电子信息产业项目12个,占8.39%。

在签约项目中,与京、浙、沪、粤等省市(地区)签署的项目和投资总额较多。签约项目投资较多的省市(地区)为:北京34个,占23.77%;广东省25个,占17.48%;浙江省17个,占11.89%;上海市6个,占4.2%;港台地区合作项目数10个,占6.99%。

在签约地区中,签约项目数最多的两个省市(地区)的项目投资和为多少亿元()

A.288.96

B.431.87

C.676.64

D.774.43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签约项目数最多的两个省市(地区)是北京和广东,它们的项目投资和为1046.95×(55.50%+9.13%)≈1050×65%=682.5亿元,故选C。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旮旯是北方居民生活中一个常用的词,指屋子里或院子里的角落,或指一切角落。近年,北京人艺演出了话剧《旮旯胡同》,说的就是北京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巷子里发生的故事。

旮旯这个词应该是阿尔泰语系的语言音译过来的,它的原意是表示居住地。今天的蒙古族居住地还有很多这样的地名,它们是与旮旯一词发音类似的词,像锡林格勒盟、霍林格勒市等。“旮旯”与“格勒”发音相似,写法不同,语源应该是相同的。汉语中使用“旮旯”一词的地区,正是我国长城沿线及华北、东北地区,是汉族与阿尔泰语系诸族长期相伴生活的地区,他们的语言影响了汉语是可想而知的。现在的北京方言中就有大量的蒙、满语词,如“窟窿”,即借用蒙古族语“库伦”(蒙语语意为围起来的地方)一词,都表示小的空间,汉语在词意上有所变化。

那么,汉族是怎样借用旮旯这个词的呢?又怎样把它由表示重要的居住地的词,演变成一个表示边远小地方以至角落的词的呢?我想从我们现实生活的一些词汇演化过程,推测出过去演化的情况。例如,我们原本郑重地称来到中国的外国人为国际友人、外宾、外国人,后来,外国人越来越多,民间就称他们为“老外”了。“旮旯”一词的演变也应该符合这个规律。开始,阿尔泰语系某族人来到汉地,问他们从何处来,他们自然说某某格勒。后来,来的人多了,都说是来自某某格勒。时间长了,就演化为不发达的鲜为人知的边远、偏僻的地方,语音也打趣地变为“旮旯”。

汉语里借用“旮旯”一词,可以单称“旮旯”,也可以和汉语里原来的词结合,叫犄角旮旯。从字形上看,能推测其音译自外族语。两个字不能拆开,这是很多外来语词的共同特点,如葡萄、唢呐、珐琅等。

在阿尔泰语系中,“旮旯”表示宏大、雄伟、神圣的地方,从当初造字的字形上也能看出来。两个字都有日字。汉语中旮旯的本意是太阳的故乡或太阳神的住地,保持了阿勒泰语的原意。阿尔泰语系诸族,普遍有崇拜太阳神的信仰。但“旮旯”这个词译过来后,又经过演变,词义由神圣变为世俗,所指的地方也由大变小,但字形却没有变。

小题1:有关“旮旯”一词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旮旯”是音译外来词语,与阿尔泰语系词语“格勒”发音相似,语源应相同。

B.按汉字造字法,“旮旯”两字的构成都有“日”字,字形上保留了原词意。

C.“旮旯”的原意是表示居住地,汉语借用过来,演变至今,意思没有太大变化。

D.阿尔泰语系中,“旮旯”的意思与阿尔泰语系诸族崇拜太阳神的信仰有关。小题2:对第三段中“这一规律”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某一外来词汇用的人多了,词义发生了变化,时间长了变化后的词义就固定下来了。

B.某一外来词汇其原始意义不被人接受,时间长了人们就自觉不自觉地改变了其意义。

C.某一外来词汇其原始意义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在交际中就改变了其意义。

D.某一外来词汇因为使用它的人多了,其词义不能固定下来,时间长了就发生了变化。小题3:下列关于“旮旯”一词的用法和演变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原词为褒义,汉语音译过来之后指“不起眼的小巷子”,略含贬义,带有对某地轻蔑甚至歧视的意味,现仍如此。

B.原词为阿尔泰语系的词语,后来,该语系某族人来到汉地,在回答“所自何方”时,将此词传入,遂使其成为汉民族通行于各地的共同语。

C.原词发音与“格勒”相似,汉语借用后语音被打趣地变为“旮旯”,“葡萄、唢呐、珐琅”等词的读音也以这种方式演变而来。

D.原词含神圣之意,汉语译过来后词义由神圣演变为世俗,所指地方也由大变小。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