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第11~15题。
不朽的失眠
他落榜了!一千两百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
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画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这件事令他羞惭沮丧。
离开京城吧!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本来预期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本来也许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然而,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刺股,琼林宴上却并没有他的一角席次。
船行似风。
江枫如火,在岸上举着冷冷的爝焰,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
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夜晚该睡觉以便养足精神第二天再读。然而,今夜是一个忧伤的夜晚。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
这样的夜晚,残酷地坐着,亲自听自己的心正被什么东西啮食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音。并且眼睁睁地看自己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所有的力气都花在抗拒,油快尽了,微火每一刹那都可能熄灭。然而,可恨的是,终其一生,它都不曾华美灿烂过啊!
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唯有他,张继,睡不着。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余的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
起先,是睡眠排拒的他。(也罢,这半生,不是处处都遭排拒吗)而后,是他在赌气,好,无眠就无眠,长夜独醒,就干脆彻底来为自己验伤,有何不可
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乌啼,粗嗄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黯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落凄绝。在须角在眉梢,他感觉,似乎也森然生凉,那阴阴不怀好意的凉气啊,正等待凝成早秋的霜花,来贴缀他惨淡少年的容颜。
江上渔火二三,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吧或者,虾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路艰辛啊!即使潇洒地捕鱼的,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吧然而,能辛苦工作,也是一种幸福吧!今夜,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安心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去工作。只有我张继,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是既没有权利去工作,也没福气去睡眠的一个……
钟声响了,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钟声。一般寺庙,都是暮鼓晨钟,寒山寺庙敲“夜半钟”,用以惊世。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别人,那声音只是睡梦中模糊的衬底音乐。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正中要害。钟声那么美丽,但钟声自己到底是痛还是不痛呢既然失眠,他推枕而起,摸黑写下“枫桥夜泊”四字。然后,就把其余二十八字照抄下来。我说“照抄”,是因为那二十八个字在他心底已像白墙上的黑字一样分明凸显: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
一千两百年过去了,那张长长的榜单上(就是张继挤不进去的那纸金榜)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哈!管他是谁。真正被记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

作者为什么要“感谢上苍”

答案

参考答案: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如果有人对你说:“你已经吃过转基因食品了。”(1)你可能不相信。(2)但事实上,我们吃的豆油很多是由美国的转基因大豆提炼的,(3)我们平时喝的啤酒所用的菌种(酵母)也很有可能经过基因改良。(4)所以,不知不觉之中,转基因食品已经在我们体内穿肠而过了

其实如今人类享有的任何一种生物:或多或少都已经经过“基因修整”。但是,过去的千百年来,人们是通过自然基因突变来选择具有某种特定基因、特定性状的生物体,而现在的转基因技术则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直接改变基因结构。

利用这种技术开发出来的食品,产量高、营养丰富、抗菌能力强。但是,这种技术创造出来的新型遗传基因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消除的所谓遗传基因污染,最终祸害人类自身。

一般在市面上出售的转基因食品对人的健康并没有威胁,因为大部分此类食品只是改变了食品的营养结构,例如提高蛋白质含量。真正从人类的利益出发开发的转基因食品对我们是有益的。

当然,这只是就短期而言。如果以一百万年为思考范围,人会不会因为吃了营养结构改变的食品而引起生理结构的改变这样的改变对人类又有怎样的意义以“蝴蝶效应”为类比:纽约一只蝴蝶颤动翅膀,就有可能引起大洋彼岸的一场大风暴。恐龙的灭绝也有可能仅仅是因为它的主要食品中一条基因的改变。

“应该在转基因食品上贴标签,不仅仅出于安全的考虑。”专家说,“如果消费者吃了转基因食品,至少应该让他知情。消费者有选择的权利。”

转基因食品的优势在于产量高、营养丰富,对于面临资源危机的人类,尤其是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而且用常规技术提高粮食产量、改变食品营养结构的可能性远远不及生物技术。可以说21世纪唯一有可能解决粮食问题的就是生物技术。

但是如果从整个人类的发展来看,转基因食品未必是我们的福祉。整个生物界都是优胜劣汰进化而来,转基因食品利用的技术却不一定符合进化论原则,也许会破坏几十亿年以来的生态乎衡。从进化论角度看,生态平衡中起于青萍之末的微风有可能在进化的尺度上放大成足以毁灭物种的大风暴。

20世纪以来除了核技术之外,转基因是最有争议的科学技术之一。它是人类埋下的自我毁灭的定时百万年的炸弹抑或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在海滩享受日光浴的同时体内就自动生成了营养素希望是后者。相信随着人类对基因认识的不断深入,现存的问题会逐步解决。

下面的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转基因食品益处不少,也有造成极大危害的可能,作者和大多数人一样,显得无所适从。

B.如果转基因食品只是改变食品的营养结构,那么在短期内就不会对人的健康构成威胁。

C.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都未贴标签,目前消费者还没有选择权。

D.由于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的相对贫乏,人类正面临无法解决的粮食问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