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不定项选择

周强是H县人,在A市B区从事银河小区的房地产开发。2005年3月5日,《A市晚报》的专职记者李忠在该报发布一则消息,称:“本市银河小区的开发商周某原来曾是小偷”,文中称周某于某年某月曾于H县人民商场因盗窃小物品被抓住,并被处以治安罚款。《A市晚报》的发行范围仅限于A市。报纸发行后,造成了较大影响,众多购房者对银河小区的信誉产生了怀疑,部分已与该小区签订了合同的购房者甚至提出了退房。《A市晚报》的主要营业地在该市C区,记者李忠是A市D区人。周强认为该消息所述不属实,给其名誉造成了极大不良影响,还造成了经济损失,决定向人民法院起诉。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理后,经审理发现李忠发布的消息纯属捏造,判决被告在判决生效后1个月内赔偿周强1万元,并在《A市晚报》登报赔礼道歉。上诉期满,被告未提起上诉。判决生效后,被告登报赔礼道歉,但是拒绝支付1万元赔偿。根据上述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在被告收到执行通知后,仍然拒绝支付赔偿金的情况下,法院可以采取的针对被告的法律措施是:

A.扣押被告价值1万元的财产

B.冻结被告在银行的所有存款

C.采取公告、登报等方式,将判决的主要内容及有关情况公布于众,费用由被告承担

D.责令被告支付迟延履行金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法院强制执行的措施。 本案中,被告拒不履行支付赔偿金的义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1条、第223条的有关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扣押其财产或者冻结其存款,以不超过被执行人应当履行的义务为限,故A选项正确;B选项超过了被执行人应当履行的义务范围,因而不正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的有关规定,侵权人拒不执行生效判决,不为对方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公告、登报等方式,将判决的主要内容及有关情况公布于众,费用由被执行人负担。本案中,被执行人拒不执行的是支付赔偿金的义务,故C选项不正确。《民事诉讼法》第232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本案中的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给付金钱的义务,应当支付的是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故D选项也不正确。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