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1)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圆柱体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圆柱体的直径d,示数如图.由图可读出l=______cm,d=______mm

(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O、A、B、C、D、E、F是纸带上的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用S1、S2、S3、S4、S5、S6表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在纸带的下方用毫米刻度尺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那么,打C点计时对应的速度大小是______m/s;计算重物加速度的大小是a=______m/s2(上述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22mm,游标读数为0.1×5=0.5mm,所以最后读数为:22.5mm=2.25cm.

    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6.5mm,可动刻度读数为36.0×0.01=0.360mm(0为估读),所以最后读数为6.860mm.

(2)每相邻两个计数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相邻的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1s,

利用毫米刻度尺测出B、C两点间距S3=7.0mm=0.70cm

某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vC=

xBD
tBD
=0.0800m/s,

由于相邻的时间间隔位移之差相等,根据运动学公式推论△x=at2得:

a=

s2-s1
T2
=
(0.80-0.30)cm-0.30cm
(0.1s)2
=0.200m/s2

故答案为:(1)2.25,6.860.(2)0.0800m,0.200

综合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图中山脉B为         ,该山脉是        高原和东北平原的分界线。(1分)

(2)图中确定地理区域分界线A的主导依据是        。区域②的主要自然特征是        。(1分)

(3)黄河中游地区旱涝灾害较严重,结合延安的气候统计资料图,分析该区旱涝灾害突出的原因。                                                           。(1分)

(4)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举行。杭州的小明乘火车沿          线、京广线到广州观看了12日的开幕式。在开幕式上小明看到了身穿白色长袍,头戴白色头巾的运动员(如图),小明通过现场解说员的解说知道了他们来自西亚,信仰宗教是        。(1分)

(5)京沪高铁于2011年6月份投入运营,使京津唐和沪宁杭两工业区的联系更加便捷。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中可知,与京津唐工业区相比较,沪宁杭工业区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是                   。(1分)

(6)在京沪高铁线上,桥梁里程占全线长度的80%左右(如图),全线优先采用这种“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有       。(1分)

①方便地面车辆和行人出行   ②节约投资成本

③节约东部地区宝贵的土地资源

④方便沿线藏羚羊等动物的穿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