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1)如图所示,用两个弹簧秤同时作用在水平橡皮筋上,使之沿水平方向伸长一定的长度,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F1和F2;改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仍沿水平方向伸长相同的长度,弹簧秤的读数为F.这一实验直接说明:

A.弹簧秤的弹力大小跟形变大小成正比

B.橡皮筋的弹力大小跟形变大小成正比

C.F1和F2共同作用效果与F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D.F1和F2对橡皮筋产生的效果可用F来替代

(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共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刻度线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

距离d1d2d3
测量值/cm
①相邻两计数点时间T=______s,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v2=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加速度a=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AB、弹簧秤与橡皮筋的弹力大小都跟形变大小成正比,但本题没有测量伸长量,不能说明这个问题,故AB错误;

CD、两个弹簧的拉力与一个弹簧的拉力产生了相同的形变效果,故F是F1与F2的合力,F1与F2是F的分力,合力与分力间是等效替代的作用,故CD正确.

故选:CD

(2)刻度尺的读数要在最小刻度1毫米的基础上向下一位估读;

距离d1d2d3
测量值/cm1.205.4012.00
①相邻的计数点间有5个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为0.02s,所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0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2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v2=

x13
2T
=
d2-d1
2T
=0.21m/s

②题目给出5段位移,我们可以用4段位移解出加速度,舍掉位移较小的第一段,因为这段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大,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x3-x1=2a1T2 

x4-x2=2a2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2个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a=

1
2
(a1+a2

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

a=

x4+x3-x2-x1
4T2
=
d3-d2-(d2-d1)
4T2
=0.60m/s2
故答案为:CD,读数如图,0.10,0.21,0.60

选择题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