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事件一: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教学事故,学校研究决定给予其全校通报批评的处分。处分公告贴了,在大会上通报了,按理说,对于该教师不适当行为的处理就应该结束。但学校领导在各级会议和公开场合经常以此为例,以警示他人。

事件二:一位班主任由于教育不到位,课间操时大部分学生动作不准确,被副校长看到了,副校长打电话给该教师,提醒他要注意此类情况;副校长又将这一情况告诉政教主任,政教主任也打电话给该教师,提醒他要注意此类情况;政教主任又将这一情况告诉了年级组长,年级组长也打电话给该教师,提醒要注意此情况。前前后后,该教师接到领导电话4次。

请发表你对上述两件事的看法。

答案

参考答案:

两位教师都因为一次不适当行为,受到了多次的批评处理。教师的一次不适当行为,要多次或长期为这一行为承担责任,多次接受处理,在教师的管理中存在极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这是对教师权利的过度侵害;其次,影响学校领导与教师和谐关系的建立;最后,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鉴于以上考虑,我们在教师管理中建议确立“一事不再理原则”,即教师的同一不适当行为,如果学校管理层已经做出处理,学校管理层成员就不得再进行处理。

实验题

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Ⅰ 粗食盐常含有少量K+、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实验室提纯NaCl的流程如下

提供的试剂:饱和Na2CO3溶液    饱和K2CO3溶液   NaOH溶液   BaCl2溶液    Ba(NO3)2溶液    75%乙醇     四氯化碳   冷水

① 欲除去溶液Ⅰ中的Ca2+、Mg2+、SO42-离子,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

____________(只填化学式)。

②洗涤除去NaCl晶体表面附带的少量KCl,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下列实验装置不可能用到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④【有关资料】

溶液Ⅰ中加入试剂a,只要控制溶液pH=12可确保Mg2+除尽,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此时滤液中Mg2+物质的量浓度将被控制在__________以下。

Ⅱ 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食盐是其中的主要原料。实验室根据侯氏制碱法并参考下表数据,制备纯碱的主要步骤是:将配置好的NaCl饱和溶液倒入烧杯中加热,控制一定温度范围,搅拌下分批加入研细的NH4HCO3固体,加料完毕后,继续保温30min,静置、过滤得晶体NaHCO3。用少量蒸馏水洗涤除去杂质,抽干后,转入蒸发皿中,灼烧2h,制得Na2CO3固体。

※ 温度高于35℃,NH4HCO3会有分解请回答:该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操作过程中反应温度控制在30℃ <t<_______为控制此温度范围,采取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Ⅲ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图所示,若收集的H2为2L,则同样条件下收集的Cl________ (填“>”、“=”或 “<”)2L,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改进后,可用于制备NaOH溶液,若测定溶液中 NaOH的浓度,常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装置b口出来气体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