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

(1)图中河流P-M段的大致流向为                 

(2)计算图中居民区与甲山峰之间的最大温差约为              ℃。(取整数)

(3)为解决图中居民区的供水问题,计划在乙处兴建水库大坝,试分析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                                                      

(4)试简述图中城镇(居民区)发展的有利条件                                   

答案

(4分)(1)东西流向(或自东向西流) (2)5℃或6℃   (3)河谷狭窄地带,有利于筑坝,工程量较小;上游河谷较宽,有较大的蓄水区域   (4)河流交汇处,地势低平,交通便利

题目分析:(1)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方向标箭头指向北方,再根据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位置,图中河流P-M段的大致流向为自东向西流。(2)图中居民区与甲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为 的最大温差约为5℃;(3)为解决图中居民区的供水问题,计划在乙处兴建水库大坝,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为河谷狭窄地带,有利于筑坝,工程量较小;上游河谷较宽,有较大的蓄水区域;(4)图中城镇发展的有利条件河流交汇处,地势低平,交通便利。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地形: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形状的总称。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等高线之间互相平行,距离(即等高距、高差、相对高度)相等。等高距: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只能是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彩色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黄绿色表示丘陵或山地,黄色或褐色表示高原,蓝色表示海洋。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稀疏处坡度缓,密集处坡度大。等高线与山地和盆地:等高线数字内高外低的是山地,中间的黑色三角形是山顶;等高线数字内低外高的是盆地(洼地)。等高线与山脊和山谷: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的是山脊;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只有山谷处才可能有小溪。等高线与鞍部:等高线两边高且有山顶,中间等高线相通的低的部分是鞍部。等高线与陡崖:2条或2条以上的等高线重合处就是陡崖。

改错题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恩格斯说:“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材料二:中世纪欧洲各国的书籍长期以来是抄录在羊皮纸上的,难以流传。12世纪以后,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和印刷术西传,对欧洲各国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14世纪起,欧洲普遍采用了人造纸张,德国古登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机,这些都有利于书籍的出版和文化的传播,从而加速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材料三: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意大利的艺术家、建筑师多被招聘到西欧各国,而欧洲诸国的学者、文人和青年学生前往意大利访问、留学,蔚然成风。在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也接踵兴起了。 15 世纪中叶以后,文艺复兴在德国、法国、瑞士,以及英国、西班牙和尼德兰等地传播开来。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是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的一场崭新的、 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这次运动的名称是什么?(2分)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这场运动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材料二反映出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得益于哪两项技术?( 2 分)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出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2 分)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