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I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I 阅读下列关于联合国作用的一组材料: 材料1 据联合国维和部门统计,自1948年6月联合国建立巴勒斯坦停战监督组织以来的50多年中,联合国已先后在各冲突地区进行了54项维和行动,维和开支超过190亿美元,参与维和行动的军事、警察和文职人员共计80多万人,在维和行动中殉职者达1500多人。                                 摘自《公安报》 材料2 联合国安理会17日一致通过第1410号决议,决定设立东帝汶援助团,任期为12个月。决议说,独立后的东帝汶仍面临安全与稳定方面的挑战,国际社会应继续加强对东帝汶的援助,以协助新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行政及安全保卫方面进一步加强管理能力。决议决定自5月20日起设立联合国东帝汶援助团,由1250名民事警察和包括120名军事观察员在内的500旧名武装人员组成。该团由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领导,特别代表办公室下设负责性别问题和艾滋病问题的协调中心,以及一个由100人组成的文职办公室。决议规定,援助团在东帝汶独立之初的任务是负责该国的公安执法,协助维持内外安全,并帮助该国设立警察机构。在联合国主持下,东帝汶1999年8月以全民公决的方式确定独立,并于今年4月14日举行了首次总统选举。古斯芒在选举中以绝对优势获胜。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联大 * * 韩升洙和至少84个联合国成员国的代表将参加将于20日举行的东帝汶独立庆典。                                ——摘自新华网 材料3 当地时间20日凌晨5时30分刚过(北京时间20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响起了巨大爆炸声。美国对伊最后通牒时限刚过90分钟,美军即开始对这座“和平之城”进行空袭。美国总统布什在空袭开始40多分钟后在白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对伊拉克军事打击已经开始。……尽管美国已认定和平努力失败,联合国安理会19日仍按计划举行了伊拉克问题高级别公开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会上说:“今天是联合国悲伤的日子。我知道全球有无数人与我一样感到失望和震惊。”                                ——摘自新华社电讯 为了使伊拉克问题新议案能够获得安理会的通过,美英西等国5月14日暗示说,联合国将能够在伊拉克新政府的建立方面发挥更大的政治作用。据报道,美英西三国5月9日向安理会提交了伊拉克问题新议案,要求取消对伊拉克除武器禁运之外的所有制裁,在4个月内逐步终止“石油换食品”计划,确认美英联军在伊战后重建中的主导作用。在经过闭门磋商后,安理会内部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内格罗蓬特5月14日表示,联合国将在推动伊拉克战后重建这一政治进程中发挥作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指定的特别协调员“可能会发挥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                              ——摘自中国日报网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2,说明联合国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3,如何理解伊拉克战争中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今天是联合国悲伤的日子”到强调联合国“可能会发挥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 (3)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进一步增强联合国的作用。 选做题Ⅱ 阅读下列关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材料。 材料1 恩格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材料2 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球人口急剧增长,工业发展。一方面,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以惊人的速度扩大;另一方面, 日益严重的水污染蚕食大量可供消费的水资源。世界上许多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12亿人用水短缺,30亿人缺乏用水卫生设施,每年有300万到400万人死于和水有关的疾病。水资源危机带来的生态系统恶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也严重威胁人类生存。 材料3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是一个有近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仍然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严峻挑战。对此,全党同志务必高度重视,坚决克服盲目乐观、麻痹松懈和消极畏难的情绪,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增强人口意识、资源意识和环境意识,继续坚持不懈地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抓紧抓好。              ——胡 * * 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回答我们如何认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 (2)根据材料2,简述世界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3)根据材料3,简述中国政府解决人口和资源矛盾的思路。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选做题I (1)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安全”,“制止侵略行为”,“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的友好关系”,“促成国际合作”等。在材料1、2中,联合国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制止战争,维护国际和平上,向处于战争状态的国家派出维持和平部队,以稳定这些国家的局势,为进一步创造和平环境奠定基础。其次协助独立国家(如东帝汶)迅速建立稳定的过渡政府,使这些国家的各项机构能有效运作起来,以巩固其和平的政治环境。最后,协助新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行政及安全保卫方面进一步加强管理能力。总之,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安南说“今天是联合国悲伤的日子”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绕过联合国安理会擅自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这完全否定了联合国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也是藐视联合国地位的极端做法,这使联合国处于十分尴尬的状态。联合国作为国际性组织,其地位不容小视,它在解决战争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处理战争遗留问题等方面具有世界任何国家无法替代的地位,美国尽管在入侵伊拉克问题上绕开了联合国安理会,但在如何解决战争遗留问题,对付伊拉克国内日益高涨的反美活动上,他们显得束手无策,不得不转而求助联合国,这就是美英西三国之所以重新提出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应起重要作用的内在原因,也是安南强调联合国“可能会发挥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基本依据。 (3)要进一步增强联合国的作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共同致力于弘扬《联合国 * * 》的宗旨和原则。第二,共同致力于维护安理会的权威。第三,共同致力于加强联合国在发展领域的作用。第四,共同致力于联合国决策的民主化。 选做题Ⅱ 始终坚持科学求实的态度,不断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及时修正和完善方案,使其更加符合客观规律。 (1)自然规律是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自然界的内部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但要始终坚持科学求实的态度,不断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及时修正和完善方案,使其更加符合客观规律。 (2)世界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源尤其是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恶化,人类生存受到威胁。 (3)我国政府解决人口和资源矛盾的思路主要是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人口的增长与资源和环保相协调。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4题。

诗的境界

朱光潜

  像一般艺术一样,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人生世相本来是混整的,常住永在而又变动不居的。诗并不能把这漫无边际的混整全体抄袭过来,或是像柏拉图所说的“模仿”过来。诗对于人生世相必有取舍,有剪裁,有取舍剪裁就必有创造,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的浸润渗透。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自然与艺术媾和,结果乃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立一个宇宙,正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非全是空中楼阁,亦非全是依样画葫芦。诗与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唯在不即不离。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惟其“不即”,所以新鲜有趣。

  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钩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外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纯粹的诗的心境是凝神注视,纯粹的诗的心所观境是孤立绝缘。心与其所观境如鱼戏水,忻合无间。始任举二短诗为例: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曲》)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这两首诗都俨然是戏景,是画境。它们都是从混整的悠久而流动的人生世相中摄取来的一刹那、一片段。本是一刹那,艺术灌注了生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诗人在一刹那中所心神领会的,便获得一种超时间性的生命,使天下后世人能不断地去心神领会。本是一片段,艺术予以完整的形象,它便成为一种独立自足的小天地,超出空间性而同时在无数。心神领会者的心中显现形象。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著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它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却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当时当境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生命。

1.阅读第1段,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1)诗对人生世相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限4字以内)

(2)“正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句中的“丝缕”“顽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锦绣”“雕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各限4字以内)

(3)“不即不离”概括了诗与人生世相的关系,“不即”在文中指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离”在文中指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本段中的原话回答)

2.作者列举崔颢和王维的诗,在于说明诗的境界是由两个要素构成的,请概括说明有哪两个要素。(均限8个字以内)

要素一:__________________。

要素二: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3段,概括出诗的意境的三个特点。(均限10个字以内)

特点一: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二: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三: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A.诗不是像柏拉图所说的简单“模仿”人生世相,而是对人生世相的取舍、剪裁和创造。

B.诗的意境能让读者忘记喜怒哀乐。

C.诗的意境是穿越时空永恒存在的。

D.欣赏者在读诗时,自身的性格和情趣直接影响到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E.诗的完整的艺术形象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塑造的。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