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试评《学记》对教育理论的贡献及其历史地位。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的著作,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学记》全文仅一千二百多字,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相当全面的概括,论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和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也谈到了师生关系。总之,有关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它都有精辟的论述。 (1)《学记》对教育理论的贡献 《学记》对教育理论的贡献体现为它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教学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①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学记》本着儒家的德治精神,认为实现良好政治的最佳途径是“化民成俗”,即兴办学校,推行教育,作育人才,以教化人民群众遵守社会秩序,养成良风美俗。《学记》对教育的这种看法就成为以后历代学者看待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②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学记》以托古的方式拟定了一个从地方到中央的理想的学制系统,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还记录了古代学校管理和行政领导方面的制度和规定,反映了各级领导重视教育、关心学校并进行具体指导的思想。《学记》关于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的设想对后世封建国家兴办学校有很大影响。有些重大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计划,就以此为历史依据。 ③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学记》中关于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的论述是它的精华所在。其教育、教学原则主要包括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和长善救失。这些原则分别指出“教”与“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重视教师作用、提高教师地位的同时要对教师严格要求;强调正课学习和课外练习,学习与休息要兼顾,互相促进;提出要防止不良倾向产生、抓住适当时机及时施教、循序渐进、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强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求教师懂得教育的辩证法,善于将缺点转化为优点。《学记》对一些教学方法也有精当的阐述,如讲解法、问答法、练习法等。 总之,《学记》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十分显著。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维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 (2)《学记》的历史地位 《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它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从教育理论阐发的集中与专门而言,先秦诸子的论著中首推《学记》。即使在《学记》诞生之后的漫长年代里,像《学记》这样专论教育并达到较高理论水平的教育论著也不多见。 《学记》的内容十分丰富,论述十分深刻,它所提出的一系列教育原则和方法充满着辩证法因素,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是十分全面、严整的教育学专著,不仅为后人研究先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提供了比较全面的理论和事实依据,也对后代的教育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意义。其中许多论点和例证仍然值得人们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