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二)


德国马克先生在中国境内无住所,2009~2010年每年在中国境内均居住满1年,假设2011年也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并取得下列所得:
(1)2011年9月从中国雇佣公司取得工资薪金收入15000元,同时又因其在德国受雇,从德国雇佣公司取得工资薪金收入50000元,已在德国纳税3000元,且这部分工资薪金不由中国雇佣公司负担。
(2)2011年9月,利用业余时间为中国某公司提供技术劳务,取得收入10000元,并从中拿出5000元通过希望工程管理办公室向某农村小学捐赠。
(3)2011年10月,向中国某公司提供一项特许权,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收入20000元,并支付中介费4000元(未取得合法凭证)。
(4)2011年10月,转让债券600份,每份卖出价为12元,支付卖出债券的税费共计110元。此债券系2011年2月份在中国购入,当时购人1000份,每份购入价10元,支付买人债券的税费共计150元。
(5)2011年11月,将2011年5月以100000元购买的A公司(非上市公司)股权以250000元转让。
(6)2011年12月取得工资、薪金收入10000元,年终奖60000元。
要求:根据所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马克先生2011年12月应纳个人所得税( )元。

A.8875

B.9540

C.9780

D.11930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10000-4800)×20%-555=485(元);60000÷12=5000(元),适用税率为20%,应纳税额=60000×20%-555=11445(元),合计=485+11445=11930(元)。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 * * 道题。
史学原以记述近现代事实为主要任务,任何时代的近现代史都是史学家的研究中心。史学容易触犯政治禁忌,成为文字狱和其他变相文字狱的主要对象。清代的文字狱几乎等于历史狱。朴学反是,以经学为中心,以小学(文字学)的训诂、音韵等为附庸,在其范围内的诸子、古史考证、地理、方志等等,都和政治现实没有直接关系。清代顺、康、雍、乾文网太密,文字狱大兴之后,史学因为首当其冲而大衰,考证学因为可以避祸而极盛,便是明证。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历经的时期特别长,君主权威无限大,一切都被严密控制,学术界便越来越明显地出现这种极其反常的怪现象:现代史成为空白点,近代史成为薄弱点,古代史成为集中点,越古越厚,越今越薄,甚至有古无今,许多学者都成为“信而好古”者。这自然是由于统治者极端专制和极端愚民造成的,而学术界死气沉沉,学术家畏难避祸,以古代史为防空洞、避风港,也是无法辩解和否认的原因。明末清初许多伟大的史学家,在国变之后,毅然决然地都要集中余生精力,就亲身见闻去私编《明史》。 《明史》就是他们的近代史。当时,从学术界老前辈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到万斯同、全祖望等大史学家,多专心致志私著《明史》,把私著《明史》看作高于一切的神圣任务。黄、万、全等清初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是难以比拟的,因为在二十四史中,只有《史记》敢于写到“今上”即当代史。在明代以前,如后汉初修的《前汉书》,唐初的官修《隋书》,元初的官修《宋史》等,均属隔代修史,而且由于官修,那是根本谈不上史德问题的。在清代以后,如民国初年以清朝遗老为主官修的《清史稿》,等于清王朝的奴才为清王朝的主子服务,也是可鄙的。只有明清间的一大群史学家敢于不惜牺牲、无所畏惧地私著信史实录,确为难能可贵,这是中国史学史上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点。这也可见史学是以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历史为中心的,历史科学工作者必须是大智大勇者,缺乏勇敢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伟大的历史学家。

根据文段信息,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清间一大群史学家私著《明史》,表现出他们尊重历史事实,对文字狱无所畏惧的可贵精神和品格。

B.《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司马迁是个大智大勇者,敢于记述当代史实。

C.一个编史者,只要既有才智识见,又有编修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史的经历,就可成为一代伟大的史学家。

D.隔代编修或者出于官修的史书,往往不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因此,我们看史书应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多方参照和论证。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