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录入
完成以下内容的输入,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文件名为Ctest4.doc。
参考答案:古代中华帝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地具有长达2000余年连续不断的文字历史并以专权的儒教制度为特征。儒教代表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政治制度和一种恒定的国家意识形态。从20世纪初以来,儒教一直被广泛地视作中国进步的主要障碍。在20世纪前叶,它被进步知识分子普遍看作民主和科学的对立面。其后儒教或儒家这个词逐渐被现代学者区分为若干不同部分,其中有些是负面的和保守的,有些甚至被看作在现代世界中具有积极作用。据考证,当年十二生肖铜像呈八字形排列在圆明园海晏堂前的一个水池两边,被时人称为“水力钟”。每日,十二生肖铜像会依次轮流喷水,分别代表全日不同时分,正午时分时,十二像会同时涌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掠走了十二个青铜兽首,致使这批国宝流失于海外140多年。目前,牛、虎、猴、猪4件青铜兽首已分别在2000年和2003年由爱国人士出资抢救回国,收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
抓住了“婴儿状态”这一点,我们就能很自然地理解沈从文为什么喜欢写那些孩子气的尚未成熟(他似乎不太喜欢成熟)的小女人。萧萧(《萧萧》)、三三(《在》)、翠翠(《边城》)……写起这些形象来,沈从文一往情深,并且得心应手(沈从文的小说参差不齐,一些小说中的人物很无神气)。
这些小女人,为完成沈从文的社会理想与艺术情趣,起了极大的作用。当我们说沈从文是一个具有特色的小说家时,是断然离不开这些小女人给我们赞成的那种非同寻常的印象的——我们一提到沈从文的小说,马上想起的就是萧萧、三三、翠翠。这些情窦欲开的小女人,皆有纯真、乖巧、心绪朦胧、让人怜爱之特性。最使人印象深刻的自然还是那股孩子气——女孩儿家的孩子气。《边城》将这种孩子气写来又写去。
从1970年以来,发现在每年的10月份左右(南极的春季),在南极地区臭氧含量会突然减少30%~40%,形成“臭氧洞”。观测表明,臭氧洞逐年有所加强,范围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不久前有报道说,南极臭氧洞已有欧洲的面积那么大,已影响到南美的智利、阿根廷等一些国家。近年还有报道说,在北极地区也发现了臭氧洞。科学家们预言,臭氧洞的扩大将会使紫外线直接到达地面,使患皮肤癌的人增多,会加快气候变暖的趋势,因此臭氧洞的扩大引起了许多国家首脑和科学家的注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次召开世界性会议,通过了一些保护臭氧层的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