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对于突如其来的“微博问政热”,不少学者一直持怀疑态度:到底微博与政府合作能走多远,前景如何“微博问政”如何才能走得更远、更好。从这个角度自拟题目进行观点陈述。
[要求] (1)语言流畅,逻辑清楚;
(2)中心突出,措施可行;
(3)字数在1200字左右。
答案
参考答案:
从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演进到微博,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仅见证了传播技术和手段的革新,也意味着政治传播、意识形态建构的目标群体越来越庞大,领域越来越广阔,方式越来越灵活,渗透越来越深入,管控越来越困难,影响越来越深远。因循守旧的政治宣传和思想教育方式已经很难跟上信息时代和新媒体更新换代的步伐,如何客观理性、全面深入地认识和研究微博,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已经成为当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
首先,要解决网络问政机制问题。有人归纳当前“网络问政”为“先天诚意不足,后天发育不良”。微博只是形式,是技术手段,政府部门开辟官方微博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形成一个良好的网络问政机制。政府部门要开通评论功能,实现与网民的良性互动,及时对网络民意进行回复,建立网友留言办理反馈等制度,让网友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意见、看法,得到重视和落实。
第二,要抢占政治传播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制高点。微博的兴起以及它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告诉我们,一定要站在维护国家虚拟空间安全的高度重视微博的政治传播和思想塑造功能。只有高度重视、积极研究以微博为代表的新传媒,才能抢占政治传播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制高点。
第三,要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促进言论自由。今年之所以会出现“两会”期间“微博问政热”的现象,是与我国社会当下日益宽松、自由的民主氛围密不可分的。所以,当“微博问政”呈现出一个较好的势头之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更应该思考如何为进一步促进代表委员参政议政、增进代表委员与民众之间的互动提供必要的、更为常态化的制度保障。这是“微博问政”能否走得更远的关键。
第四,要兴利除弊,科学引导。微博是一种现代化的工具,虽然存在触碰政策底线的问题,但不能简单地限制它,而应该科学地引导它。对于微博这种新兴媒介,国家和政府应贯彻以疏为主、引导优先的把关策略,建立一套科学的体制。应该对微博的现状和特点进行系统调查,出台一些更加符合实际的法律法规。个人、微博推广商以及国家的监管部门做好相应的自律和监管工作,兴利除弊,使微博得到良好有序的发展。
第五,要增强微博用户的道德自律意识。道德自律是强化新媒介把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网络中,一方面,由于没有现实生活角色的束缚.网络主体感受不到直接的道德舆论监督,从而导致其道德责任感下降,容易放纵自我做出一些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另一方面,目前网络立法尚不完善,现行法律对于网络违法行为和网络主体责任的认定都不甚明晰.因此针对网络违法行为的监督、约束和制裁显得比较困难。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是微博用户在道德自律时应强化的三个要点。所谓主体意识,是指利用微博来增强自身的道德判断、推理和选择能力,不要在闲言碎语中迷失自我;所谓责任意识,是指在享受微博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应该本着审慎的态度,严把信息关,主动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所谓规范意识,是指在使用微博时要注意网络礼仪.同时要尽量保证言语表达的内容与形式的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