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定律的实质在于形成配子时______彼此分离,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于形成配子时______彼此自由组合。受精时雌雄配子______结合。
参考答案:等位基因 非等位基因 随机
患者男,85岁,因“咳嗽、气短伴乏力2周”来诊。病程中有发热,体温最高37℃,盗汗。既往有双下肢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高血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等病史。查体:浅表淋巴结不大,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水肿。血常规:Hb128g/L,RBC3.71×10/L,WBC4.9×10/L,N0.47,L0.42,PLT62×10/L。腹部超声:脾厚5.6cm,长径16.2cm,未见占位。胸部CT:右侧椎旁膈肌脚紧贴T椎体见弧形软组织密度影,CT值29HU,慢性支气管炎、肺间质纤维化,左下肺前内基底段斑状影,双侧肺门不大,纵隔淋巴结无增大,胸腔积液征(-)。
关于患者的诊断、分期及预后等,叙述正确的有()(提示血清LDH1260U/L(正常值<250U/L)。全身PET-CT:多个部位淋巴结肿大,伴异常放射性浓聚;右侧膈脚处软组织肿物,伴异常放射性浓聚;全身骨髓代谢异常增高;脾大,伴异常放射性浓聚;上述异常放射性浓聚SUVmax7.8~18.64。骨髓穿刺:异常淋巴样细胞明显增多,达50%,体积偏大。骨髓活检:骨髓被淋巴样细胞弥漫浸润,骨髓单个核细胞免疫分型示异常增多的B淋巴细胞。左侧腹股沟淋巴结穿刺活检:淋巴结正常结构消失,代之以弥漫浸润的大的淋巴样细胞伴较多核分裂象,免疫组织化学示异型细胞Bcl-2(+)、Bcl-6(-)、CD10(-)、CD20(++)、CD79α(++)、Ki-67(+,>80%)、LCA(+)、MUM(+)。)
A.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B.临床Ⅳ期
C.IPI5分,高危组
D.淋巴瘤累及骨髓
E.有B症状
F.预后差
教育技术具有教育和技术双重特性。一方面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是教育,服务的实践领域是教育;同时另一方面它又是教育范畴中的一个特定领域,是()。
A.在教育中引入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B.在教育中使用计算机人工智能,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
C.采用视听教育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
D.对教学设计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