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 (李)安世乃上书…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初,百姓成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 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一一中国社会史》
材料三19世纪后半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
材料四 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东京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从此,日本励精图治,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人教版)
(1)材料一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援引材料说明孝文帝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和影响。(3分) 你对这一措施的影响还有哪些补充阐述? (3分)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 据此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社会的影响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3分)
(3)透过材料三,你能获得哪些重要信息?(4分) 日本近代化的特点有哪些?(2分)
(4)依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2分)
(1)措施:均田制;(1分)原因和影响:“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 (2分)均田制限制了土地兼并,利于调动农民的产生积极性;吸引农民农耕定居(加速封建化进程);促进北魏经济的恢复发展。(3分)
(2)民族间的服饰相互影响(民族融合)(1分)。孝文帝改革使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为国家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2分)
(3)信息:日本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的建设人才;政府投资兴办近代工业。(4分)特点:向西方学习规模大,领域广;学习西方不是照搬照抄,全盘西化;(2分)
(4)废除落后的封建制度;天皇掌握较大实力,励精图治;顺应世界工业化潮流,实行全面有效的改革措施。(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