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文帝在迁都过程中,受到了一些元老贵族为首的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对,太子拓跋恂反对尤为激烈,孝文帝先将太子废掉,然后又把他处死。同时,孝文帝还 * * 了一批反对派,借机打击反对改革的保守势力。493年,经过长途跋涉,终于迁都洛阳。孝文帝在改革中禁用鲜卑语,以汉语为正音,他知道30岁以上的鲜卑官吏改口比较困难,同意暂缓;但30岁以下在朝做官的,则强令改说汉语,如有违反将受到降职或撤职处理。

材料二:王安石在做宰相最初几年,凡他认为应该做的事,如得不到宋神宗的同意,必定要与之力争。在改革过程中,以“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冲破重重阻力,百折不挠,人称“拗相公”。其改革遭到反对派的强烈抨击,曾先后两次被罢相位,但却从未动摇过变法的决心。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孝文帝改革中的什么措施(一项即可),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措施?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4分)

(2)归纳概括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4分)

(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两位改革家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分)

答案

(1)措施:①迁都或说汉话(移风易俗)。②8项任意3项

(2)内容:①理财: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和市易法等。②整顿军队: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和将兵法等。③取士之法:改革科举、整顿太学、唯才用人。(任意四项)

(3)学习两位改革家观察敏锐、以高瞻远瞩的气魄来应对形势、勇于改革的精神;面对困难和挫折坚持不懈、用于斗争,以强有力的措施积极推进改革的进取精神。(一点就给分,言之有理即可)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