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开放性试题

(12分)4月5日15时吉林吉图珲铁路隧道发生塌方事故被困的12人成功获救,被困者张德付告诉记者,在被困的87小时里他们的求生历程:4月2日0时40分许,张德付等人正在干活,隧道突然塌方。每天在这里干活,他知道断面内侧到掌子面还有约30米×10米的空间,足够他们12人活动,而且隧道里有水,足够支持一段时间,他们还可以用头盔接渗入隧道的水喝。为了应对饥饿感,张德付曾吃过皮腰带。每次咬一点,慢慢嚼碎下咽。大约是“第二天晚上”开始,大家开始相互打气:“不要着急,肯定能出去”、“一定能出去的”……大家聚在一起,距离不太远,互相鼓舞着,彼此给对方希望。他们虽然自己并不确定,却尽量给别人信心。时间一点一滴过去了。他们不时用力按留在隧道的汽车喇叭,希望有人能听到,有人大声喊叫,张德付没有用力呼救,因为他知道,喊叫肯定是没有效果的,要保存体力。

(1)材料告诉我们什么人生道理?

(2)结合材料谈谈遭遇险情我们应该怎样求生。

答案

(12分)(1)材料告诉我们遭遇险情应永不放弃生的希望。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作为珍爱生命的人,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都不要放弃生的希望。(4分)

(2)①12位受困者样相互打气:“不要着急,肯定能出去”、“一定能出去的”互相鼓舞着,彼此给对方希望,尽量给别人信心这些告诉我们遭遇险情应永不放弃生存的希望,坚定求生意志;②受困者大家聚在一起,距离不太远,相互鼓励告诉我们遭遇险情应应该团结共同应对,相互守望相助;③要沉着冷静,不能慌乱,如观察受困环境,利用一切有利于求生的条件,如空间、水源、食物照明等;④在不能自救,需依赖等待外在救援时要注意保存体力等。(8分)

题目分析:(1)材料中吉林吉图珲铁路隧道发生塌方事故12人被困,这12人想尽一切办法保存体力、等待救援,体现了强烈的求生的意愿,告诉我们遭遇险情应永不放弃生的希望。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作为珍爱生命的人,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都不要放弃生的希望。等等。

(2)在遭遇险情时首先要冷静,要心存希望,遭遇险情应永不放弃生存的希望,坚定求生意志;相互鼓励告诉我们遭遇险情应应该团结共同应对,相互守望相助;在不能自救,需依赖等待外在救援时要注意保存体力等。据此整理回答即可。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