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市政设施工程全部由政府投资兴建。该项目为该省建设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且已列入地方年度固定投资计划,概算已经主管部门批准,征地工作尚未全部完成,施工图样及有关技术资料齐全。现决定对该项目进行施工招标。招标人在国家级报刊发布招标公告。因估计除本市施工企业参加投标外,还可能有外省市施工企业参加投标,故招标人委托咨询单位编制了两个标底,准备分别用于对本省和外省市施工企业投标价的评定。招标人于2004年8月5日向具备承担该项目能力的A、B、C、D、E五家承包商发出资格预审合格通知书,其中说明,8月10日~8月11日在招标人总工程师室领取招标文件,9月5日14时为投标截止时间。该五家承包商均领取了招标文件。8月18日招标人对投标单位就招标文件提出的所有问题统一作了书面答复,随后组织各投标单位进行了现场踏勘。9月5日这五家承包商均按规定的时间提交了投标文件。但承包商A在送出投标文件后发现报价估算有较严重的失误,于是赶在投标截止时间前半小时递交了一份书面声明,撤回已提交的投标文件。

开标时,由招标人委托的市公证处人员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确认无误后,由工作人员当众拆封。由于承包商A已撤回投标文件,故招标人宣布有B、C、D、E四家承包商投标,并宣读该四家承包商的投标价格、工期和其他主要内容。

评标委员会委员由招标人直接确定,共由7人组成,其中招标人代表2人,技术专家3人,经济专家2人。

按照招标文件中确定的综合评标标准,4个投标人综合得分从高到低的依次顺序为B、C、 D、E,故评标委员会确定承包商B为中标人。由于承包商B为外地企业,招标人于9月8日将中标通知书寄出,承包商B于9月18日收到中标通知书。最终双方于10月13日签订了书面合同。

问题

1.《招标投标法》中规定的招标方式有哪几种

2.该工程若采用邀请招标方式是否违反有关规定为什么

3.从招标投标的性质看,本案例中的要约邀请、要约和承诺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4.招标人对投标单位进行资格预审应包括哪些内容

5.根据《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判断该项目在招标投标过程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答案

参考答案:

1.《招标投标法》中规定的招标方式有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

2.违反有关规定。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该工程是由政府全部投资兴建的省级重点项目,应采取公开招标。

3.本案例中的要约邀请是招标人的招标公告,要约是投标人提交的投标文件,承诺是招标人发出的中标通知书。

4.招标人对投标单位进行资格预审应包括以下内容:投标单位组织与机构和企业概况;近3年完成工程的情况; 目前正在履行的合同情况;资源方面,如财务状况、管理人员情况、劳动力和施工机械设备等方面的情况;其他情况(各种奖励和处罚等)。

5.该项目在招标投标过程中的不妥之处如下:

(1)不妥之处:决定对该项目进行施工招标。

理由:本项目征地工作尚未全部完成,不具备施工招标的必要条件,因而尚不能进行施工招标。

(2)不妥之处:招标人委托咨询单位编制了两个标底。

理由:不应编制两个标底,《招标投标法》规定,一个工程只能编制一个标底,不能对不同的投标单位采用不同的标底进行评标。

(3)不妥之处:招标人对投标单位就招标文件提出的所有问题作了书面答复后组织各投标单位进行了现场踏勘。

理由:现场踏勘应安排在书面答复投标单位提问之前,因为投标单位对施工现场条件也可能提出问题。

(4)不妥之处:招标人宣布有B、C、D、E四家承包商投标。

理由:招标人不应仅宣布四家承包商参加投标。按国际惯例,虽然承包商A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撤回投标文件,但仍应作为投标人宣读其名称,但不宣读其投标文件的其他内容。

(5)不妥之处:评标委员会委员由招标人直接确定。

理由:评标委员会委员不应全部由招标人直接确定。按规定,评标委员会中的技术、经济专家,一般招标项目应采取(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方式,特殊招标项目可以由招标人直接确定。本项目显然属于一般招标项目。

(6)不妥之处:双方于10月13日签订了书面合同。

理由:订立书面合同的时间过迟。按《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不是中标人收到中标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订立书面合同,而本案例已超过30日。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胡杨3000年

张耀南

  ①新疆维吾尔族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叫做“胡扬3000年”:长者不死1000年,死后不倒1000年,倒地不腐1000年。

  ②自然界长寿的树种有很多。比如银杏,据说树龄可达千余年;又比如柏树,长过千年也不成问题。却不知为什么,我独独钟情于胡杨。

  ③也许是由于胡杨独特的出身吧?胡杨的出身很“卑贱”,据说千百年来胡杨都是无人关照、自生自灭的。有人伤了它,它就从伤口流出很多“眼泪”;有人要把它锯断,它就从锯断的地方喷射出一米多高的黄水,据说这黄水同样是“眼泪”。胡杨的反抗,是落泪;胡杨的反抗,也只是落泪。

  ④又或许是由于胡杨独特的长相吧?胡杨长得不好,不止是“其貌不扬”,甚至是“惨不忍睹”。它虽然有高大的身躯,但它的脊梁始终是弯曲的,据说就像一位弓腰驼背的老人。

  ⑤它的叶形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边缘常呈锯齿状;叶色常常就是倒霉的灰色,至多是个淡绿色。哪有银杏的挺拔与柏树的优雅!同样也是1000年,胡杨要“卑躬屈膝”,人家银杏、柏树却可以挺直腰杆。

  ⑥更或许是由于胡杨独特的生存环境吧?人家银杏、柏树长在名山之上,有高岭巨壑呵护着长大。而胡杨呢?干旱的荒漠,含盐量高达百分之十的盐碱地带,就是它生长的地方,就是它的“家”。它必须在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年降水量只有十几毫米的恶劣环境下,一天天长大。人们常说它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其实是它不得不耐,不得不抗。它从来没有“锦衣玉食”,只好以“粗茶淡饭”去抵抗。

  ⑦一个出身“卑贱”的胡杨,一个弓腰驼背的胡杨,一个“粗茶淡饭”的胡杨,却有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千年不腐的意志。这样的胡杨,怎能不叫人“动心”?

  ⑧人常说一个人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环境,胡杨告诉你,这却不是一定的。胡杨在生物学上属于杨柳科的杨属,在全属一百多个品种中,胡杨的生存环境是最为恶劣的。但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胡杨,却占了好几个“第一”:在木质的坚硬程度上,它是最坚硬的;在忍耐大气干旱及土壤盐渍化方面,它的忍耐力是最强的;在生命力方面,它的寿命是最长的;在对人类的贡献方面,它是最多最大的。据说它的树干是优良的建材;它的枝叶营养丰富,是牛羊爱吃的佳肴;甚至它流出的“泪”,叫做“胡杨碱”的,也可以食用、洗衣、制肥皂……它对于人类只有“好”,而没有“坏”;它只知道奉献,从来没有索取。

  ⑨你到中国的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等环境最恶劣的地方去看,一定可以看到胡杨。再向西,你到印度西北部、中亚、非洲北部等环境最恶劣的地方去看,一定可以看到胡杨。这就是生命,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生命!

  ⑩我已经习惯于同情“弱者”,习惯于到一个无生命的地方去寻找生命。胡杨成为我生命的寄托,我从它那里找到了生存下去的勇气:出身的卑贱不算什么,长相的丑陋不算什么,环境的恶劣不算什么;命定的一切原是可以抵抗的,以最坚硬的质地、最强大的忍耐力、最顽强的生命力……去抵抗,只要不早亡,就可以成就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伟业。

  ?很想到胡杨的故乡去,竖起两块牌子。一块牌子上写上:“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另一块牌子写上:“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1.请你写出作者对胡杨情有独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⑤段在写胡杨的同时,还提到了银杏和柏树,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⑦段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⑧段主要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文章第⑦段中,作者说“这样的胡杨,怎能不叫人‘动心’”,结合全文,说说是什么让作者“动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读全文,请你用文中的话概括作者赞美胡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结尾作者说:“想到胡杨的故乡去,竖起两块牌子。”这两块牌子的内容分别表现了胡杨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