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价对象为一政府用办公楼:土地总面积1000m2,建筑总面积4500m2,建于1984年9月底,钢筋混凝土结构。搜集有关资料如下:
(1) 搜集三宗土地交易实例作为可比实例,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实例 | 交易价格 | 交易情况 | 交易日期 | 房地产状况 |
A | 2200 | 正常 | 2004年3月30日 | 比估价对象劣3% |
B | 2050 | 正常 | 2003年12月30日 | 比估价对象劣8% |
C | 2380 | 比正常价格高3% | 2004年5月30日 | 比估价对象优5% |
级别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地价是次地土地的倍数 | 1.4 | 1.4 | 1.4 | 1.4 | 1.4 | 1.4 | 1.4 | 1 |
地价是最差级土地的倍数 | 10.54 | 7.53 | 5.38 | 3.84 | 2.74 | 1.96 | 1.4 | 1 |
(4) 建筑物耐用年限为60年,无残值。
试用成本法评估该办公楼2004年9月30日的价值。(土地重置价要求分别用市场法和成本法求取,如需计算平均值,请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
参考答案:(1)成本法公式如下:
房地产价格=土地重置价+建筑物重置(或重建)价-建筑物折旧
(2) 求取土地的重置价:
1)用市场法求取:
A修正后的单价=2200×(100÷100)×(1+0.5%)6×(100÷97)=2336.94(元/m2)
B修正后的单价=2050×(100÷100)×(1+0.5%)9×(100÷92)=2330.56(元/m2)
C修正后的单价=2380×(100÷103)×(1+0.5%)4×(100÷105)=2244.99(元/m2)
再用简单算术平均法求得土地价格为:(2336.94+2330.56+2244.99)÷3=2304.16(元/m2)
2)用征用农地的费用加土地开发费和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再加上地段差价调节的办法求取土地价格为:
[(100000÷666.67)+150+120]×5.38=2259.60(元/m2)
3)再用简单算术平均法求得上述两法的平均土地价格为:
(2304.16+2259.60)÷2=2281.88(元/m2)
土地总价=2281.88×1000=2281900(元)=228.19(万元)
(3) 求建筑物的重置价值为:
1100×4500=4950000(元)=495(万元)
(4) 求建筑物折旧总额为:
495×(20÷60)=165(万元)
(5) 计算估价额:
该房地产价格(总价)=228.19+495-165=558.19(万元)
该房地产价格(单价)=5581900÷4500=1240.42(元/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