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某地等高线图,完成相关各题。

(1)图中山势的走向大致是___。

(2)图中最高处海拔不会超过__。

(3)图中①②③④处最有可能出现河流的是____。

(4)乙坡植被好于甲坡,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东北——西南(1分)

(2)400m(1分)

(3)①(1分)

(4)乙坡缓于甲坡,易于吸收水分,且蒸发量也小于甲坡,因而,乙坡保养水分好于甲坡。(2分)

题目分析:

(1)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判断方向,图中山脉的走向与③类似,所以该山脉的大致走向为东北--西南。

(2)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等值距为50m,最内侧等高线为350m,所以图中最高处海拔不会超过 400m。

(3)根据等高线的向高处弯曲为山谷,山谷有可能发育有河流。①②③④处,①处等高线向高处凸为山谷,最有可能出现河流。

(4)乙与甲相比,乙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易于吸收水分,且蒸发量也小于甲坡,因而,乙坡保养水分好于甲坡。

点评:等高线的分布可以反映地表形态。闭合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弯曲可以利用口诀“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帮助记忆山谷和山脊。凸低为山脊,为分水岭,凸高为山谷,可能发育有河流,河流流向低处;等高线相交处的地形为陡崖;等高线密集反映坡度较大,河流流速较快。

填空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