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企业需要一台不需安装的设备,该设备可以直接从市场购买,也可以通过经营租赁取得。如直接购买,市场含税价为100000元,折旧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率为10%。若从租赁公司租入,每年末支付租金15000元,租期10年。无论如何取得设备,投入使用后每年均可增加的营业收入80000元,增加经营成本50000元,增加营业税金及附加5000元。假定基准折现率为10%,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用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判断是否应租赁设备。 (2)用折现总费用比较法判断是否应租赁设备。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1)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是指在两个原始投资额不同方案的差量净现金流量(记作ANCF)的基础上,计算出差额内部收益率(记作AIRR),并与基准折现率进行比较,进而判断方案孰优孰劣的方法。
①如购买设备:
每年的折旧=[100000×(1-10%)]/10=9000(元),
每年的税前利润=80000-50000-5000-9000=16000(元),
每年的净利润=16000×(1-25%)=12000(元)。
各年的现金净流量为:
NC0=-100000(元),
NCF1-9=12000+9000=21000(元),
NCF10=21000+10000=31000(元)。
②如租赁设备:
每年支付租金=15000(元),
每年的税前利润=80000-50000-5000-15000=10000(元),
每年的净利润=10000×(1-25%)=7500(元)。
各年的现金净流量为:
NCF0=0(万元),
NCF1~10=7500+0=7500(元)。
③购买与租赁设备各年的差额净现金流量为:
ANCF0]=-100000-0=-100000(元),
ANCF1~9=21000-7500=13500(元),
ANCF10=31000-7500=23500(元)。
④计算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
13500×(P/A,i,9)+23500×(P/F,i,10)-100000=0。
当i=6%时,
13500×(P/A,6%,9)+23500×(P/F,6%,10)-100000=13500×6.8017+23500×0.5584-100000=4945.35(元)。
当i=7%时,
13500×(P/A,7%,9)+23500×(P/F,7%,10)-100000=13500×6.5152+23500×0.5083-100000=-99.75(元)。
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6%+[(0-4945.35)/(-99.75-4945.35)]×(7%-6%)=698%。
由于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小于折现率10%,应该租赁该设备。
(2)折现总费用比较法是直接比较两个方案的折现总费用的大小,然后选择折现总费用低的方案。无论是购买设备还是租赁设备,每年增加营业收入、增加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加经营成本都不变,可以不予考虑。
①如购买设备:
投资现值=100000(元),
每年增加折旧现值=9000×(P/A,10%,10)=9000×6.1446=55301.4(元),
每年折旧抵税现值=9000×25%×(P/A,10%,10)=2250×6.1446=13825.35(元),
回收固定资产余值的现值=10000×(P/F,10%,10)=10000×0.3855=3855(元),
购买设备的折现总费用合计=100000+55301.4-13825.35-3855=137621.05(元)。
②如租赁设备:
每年租金现值=15000×(P/F,10%,10)=15000×6.1446=92169(元),
每年租金抵税现值=15000×25%×(P/F,10%,10)=3750×6.1446=23042.25(元),
租赁设备的折现总费用合计=92169-23042.25=11250×6.1446=69126.75(元)。
租赁设备的折现总费用合计小于购买设备的折现总费用合计,应租赁设备。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