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一家位于市内的宾馆,2003年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等有关纳税资料如下:营业收入210万元,营业成本120万元,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11.55万元,期间费用80万元,亏损 1.55万元。 2003年4月,税务机关对宾馆进行税收检查,发现该宾馆2002年申报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餐饮和客房收入20万元未入账。 (2)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8万元全部计入了费用(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息为6万元)。 (3)期间费用中包括广告支出5万元,市容、环保、卫生罚款3万元,业务招待费4万元。 要求:计算该宾馆2002年应补(退)的各种税款及教育费附加。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1)补缴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1)补缴的营业税=20万元×5%=1万元 2)补缴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1×(7%+3%)]万元=0.1万元 (2)补缴企业所得税 1)利息费用多扣除=(8-6)万元=2万元 2)广告费用多扣除=(5-210×2%)万元=0.8万元 3)市容、环保、卫生罚款3万元不能在税前扣除。 4)业务招待费多扣除=(4-210×5‰)万元=2.95万元 5)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1.55+20-1-0.1+2+0.8+3+2.95)万元=26.1万元 应补缴企业所得税=26.1万元×33%=8.613万元

解答题
问答题

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丙公司)为注册地在北京市的一家上市公司,其2000年至2004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
(1)2000年12月12日,丙公司购进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350万元,增值税为59.5万元,另发生运输费1.5万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该设备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5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2)2001年12月31日,丙公司在对该设备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预计可收回金额为321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后,该设备原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保持不变。
(3)2002年12月31日,丙公司因生产经营方向调整,决定采用出包方式对该设备进行改良,改良工程验收合格后支付工程价款,该设备于当日停止使用,开始进行改良。
(4)2003年3月12日,改良工程完工并验收合格,丙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总价款25万元。当日,改良后的设备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16万元。2003年12月31日,该设备未发生减值。
(5)2004年12月31日,该设备因遭受自然灾害发生严重毁损,丙公司决定进行处置,取得残料变价收入10万元、保险公司赔偿款30万元,发生清理费用3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收付,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
(1)编制2000年12月12日取得该设备的会计
分录。
(2)计算2001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
(3)计算2001年12月31日该设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4)计算2002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
(5)编制2002年12月31日该设备转入改良时的会计分录。
(6)编制2003年3月12日支付该设备改良价款、结转改良后设备成本的会计分录。
(7)计算2004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
(8)计算2004年12月31日处置该设备实现的净损益。
(9)编制2004年12月31日处置该设备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