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原型法的最大特点在于,只要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就快速地加以实现,随着项目理解的深入,模型被逐步扩充和【 】。

答案

参考答案:细化或者具体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原型化方法基本原理的理解。原型化指的是完成需求定义的策略。用户的要求被提取、表示,并快速地构造一个最终系统的工作模型,而且发展此模型。虽然在严格定义的方法中所用的技术也可以用来对问题获得一个初步的理解,但原型方法最大的特点在于只要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就快速地加以实现,第一个模型就作为以后各方之间的通信的一个基础,使得能够加深有意义的对话。随着项目参加者对问题及可能的答案的理解程度的加深,模型被逐步地细化和扩充,直至系统建成投入运行。

单项选择题


(由单选和多选组成。)

甲、乙、丙三个公司均为上市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1.丙公司2003年1月1日股东权益有关账户的贷方余额为:“股本”账户为 100000000元,“资本公积”账户为8000000元,“盈余公积”账户为8000000元,“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为4000000元。丙公司的股本由法入股60000000股、社会公众股40000000股组成。
2003年12月10日,丙公司因关联交易增加资本公积600000元。2003年度丙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14000000元,其中1-3月份实现净利润2000000元,4-9月份实现净利润 6000000元。
2003年12月31日,丙公司社会公众股股票的每股市价为4.13元。
2004年2月15日丙公司董事会做出年度利润分配决议:按2003年实现净利润的 10%、5%和5%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不分配现金股利,也不用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丙公司2003年年报于2004年2月20 B对外报出。
2.甲公司2003年1月1日持有丙公司法入股30000000股,其“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账户的相关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为:“投资成本”为32000000元,“损益调整”为3000000元,“股权投资差额”为2400000元。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期限尚剩4年,未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甲公司于2003年4月1日与乙公司达成资产置换协议:以持有的丙公司15000000股法入股(公允价值为20000000元)换入乙公司的厂房一处,并收取补价500000元,假设整个交易过程中未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资产置换后,甲公司对丙公司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3.乙公司在与甲公司的资产置换前未持有丙公司股票,用于资产置换的厂房账面原价22000000元,已提折旧3200000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并将取得的丙公司的股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成本法核算。
2003年10月1日,乙公司用银行存款8300000元购入丙公司社会公众股5000000股,使持有丙公司的股权比例达到20%,采用权益法核算。形成的所有股权投资差额合并按剩余9.5年的期限平均摊销,不考虑购买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公司因2003年4月1日的资产置换业务而换入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元。

A.18159375

B.18232500

C.18451875

D.18525000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