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外贸进出口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1年8月发生以下业务:
(1)进口一批货物,关税完税价格200万元,关税税率10%;支付海关地运往本公司运费10万元、装卸费用和保险费用2万元,取得运输企业发票;本月售出80%,取得不含税销售收入240万元。
(2)接受某企业投资一批经营用钢材,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格为42万元,发票已经税务机关认证。
(3)销售代销货物一批,开具普通发票上注明销售额26万元,向购买方收取送货运费1万元,向委托方收取代销手续费3万元。
(4)本月购进生产经营用电、煤取得各销售单位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分别为20万元和7万元,另从自来水公司购进自来水,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6万元。发票均已经通过税务机关认证。
(5)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一批,不含税价款60万元,合同约定15天后购货方付款,如果逾期一天违约金为2000元,购货方逾期10天才付款。
(6)半年前售出一批货物,因购货方一直拖欠货款,双方同意债务重组,本企业应收货物价款28万元,增值税6万元。债务重组中,购货方以两台总价值30万元的设备抵偿债务,并开具了普通发票。本企业又将这两台设备转售,取得全部转售收入29万元。
(7)从某供货商处取得上月已销纺织品的返利收入12万元。
(8)销售一台2009年1月购入的设备,原值20万元,已提折旧0.6万元,销售时开具普通发票上注明价款14万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按照下列序号计算回答问题,每问需计算合计数。
(1)计算进口货物进口环节增值税。
(2)计算当月发生的各项业务各自的销项税、进项税或进项税转出额。
(3)计算该企业当月应纳增值税额。

答案

参考答案:(1)进口货物进口环节增值税=(200+200×10%)×17%=37.4(万元)
(2)该企业当月发生的各项业务各自的税务处理:
业务(1):国内销售的销项税额=240×17%=40.8(万元)
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37.4+10×7%=38.1(万元)
业务(2):接受投资经营性货物,准予以票扣税,进项税额=42×17%=7.14(万元)
业务(3):销售代销货物,应视同销售,销售额中不包含向委托方收取的手续费
销项税额=(26+1)÷(1+17%)×17%=3.92(万元)
向委托方收取手续费应纳营业税=3×5%=0.15(万元)
业务(4):购进生产经营用水、电、煤准予抵扣进项税,但从自来水公司购入自来水是按6%简易办法征税货物。
进项税额=16×6%+20×17%+7×17%=5.55(万元)
业务(5):赊销和分期收款销售货物,以合同约定日期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逾期违约金属于价外收入。
销项税额=[60+0.2×10÷(1+17%)]×17%=10.49(万元)
业务(6):债务重组中,抵债货物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不得抵扣,批发、零售农机免税,也不用交纳销项税。
业务(7):返利收入应冲减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金:
应冲减进项税金=12÷(1+17%)×17%=1.74(万元)
业务(8):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的固定资产,按正常销售货物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销项税额=14÷(1+17%)×17%=2.03(万元)
(3)本月应纳增值税:
销项税额=40.8+3.92+10.49+2.03=57.24(万元)
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38.1+7.14+5.55-1.74=49.05(万元)
本月应纳增值税=57.24-49.05=8.19(万元)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

据初步测算,2006年广东完成生产总值25968.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经济总量继续列全国第一位置。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8%,第二产业增长16.9%,第三产业增长12.2%。与此同时,鲁、苏、浙、沪也稳定协调发展,其中山东、江苏赶超步伐不减,增速分别高广东0.6个和0.8个百分点。山东完成生产总值21846.71亿元,增长14.7%;江苏完成生产总值21548.36亿元,增长14.9%;浙江生产总值为15649亿元,增长13.6%,分别列全国第二到第四位:上海完成生产总值10297亿元,增长12.0%。在四省一市中,广东经济增长速度居中间。

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0718.57亿元,低于山东工业增加值(11122.76亿元)。高于江苏工业增加值(10015.12亿元),鲁、粤、苏分列前三位。浙江工业增加值5655.05亿元,上海工业增加值4456.04亿元。广东工业增长18.3%,增速低于山东(23.6%)、江苏(21.4%)和浙江(19.1%),高于上海(13.4%)。

广东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958.34.亿元,增长24.8%:山东实现利润2633.97亿元,增长21.7%;江苏实现利润1901.83亿元,增长37.4%;浙江实现利润1324.55亿元,增长20.6%;上海实现利润1086.7亿元,增长15.7%。

广东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16.89亿元,增长16.7%;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552.58亿元,增长11.2%。山东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714.86亿元.增长19.8%。江苏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473.69亿元,增长20.2%。浙江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428.03亿元,增长13.4%,上海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497.48亿元,增长9.8%。广东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落后于江苏和山东,列总量第三位。

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理性,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834.34亿元,增长22.4%。江苏房地产投资1901.01亿元,增长23.0%。山东房地产开发投资1178.71亿元,增长21.0%。浙江房地产开发投资1572.79亿元,增长8.0%。上海房地产开发投资1275.59亿元,增长2.3%。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低于江苏,增速较高。

2005年广东省生产总值位列第一,比第三位高()

A.6552.58亿元

B.2633.97亿元

C.3575.36亿元

D.4005.4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