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机械手表的一个齿轮设计尺寸为4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8,-0.008)。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25。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0.75,可以断定该工序的工序能力______。

A.不足

B.正常

C.充足

D.过剩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工序能力指数判断标准,Cp>1.67时工序能力过剩,1.67>Cp>1.33工序能力充足,1.33<Cp>1.00工序能力正常,1.00>Cp>0.67工序能力不足,0.67>Cp工序能力严重不足。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下面短文,回答下 * * 道题。
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潮,小的波澜总得跟着主潮的方向推进,跟不上的只好留在港汉里干死完事。战国秦汉时代的主潮是散文。一部分诗服从了时代的意志,散文化了,便成就了“楚辞”和初期的汉赋,这些都是时代的光荣。另一部分诗,如《郊祀歌》、《安世房中歌》、韦孟“讽谏诗”之类,跟不上潮流,便成了港汊中的泥淖。
明代的主潮是小说,《先妣事略》、《寒花葬志》和《项脊轩志》的作者归有光,采取了小说的以寻常人物的日常生活为描写对象的态度和刻画景物的技巧,总算沾上了时代潮流的边儿,所以是散文家中唯一顶天立地的人物。其他同时代的散文家,依照各人小说化的程度,也多多少少有些成就,至于那班诗人们只忙于复古,没有理会时代,无疑那将被未来的时代忘掉。以上两个历史的教训,是值得我们的新诗人牢牢记住的。
四个文化同时出发,三个文化都转了手(指印度、波斯、希腊的文化传统发生了变化),有的转给近亲,有的转给外人,主人自己却都没落了,也许是因为他们都只勇于“予”而怯于“受”。中国是勇于“予”而不太怯于“受”的,所以还是自己文化的主人,然而也只免于没落的劫运而已。为文化的主人自己打算,“取”不比“予”重要吗所以仅仅不怯于“受”是不够的,要真正勇于“受”。让我们的文化更彻底的向小说戏剧发展,等于说要我们死心塌地走人家路。这是一个“受”的勇气的测验,也是我们能否继续是自己文化的主人的测验
(摘自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

第二段的“以上两个教训”指的是______。

A.汉代另一部分诗和明代忙于复古的诗人

B.汉代另一部分诗跟不上潮流,成了港汊中的泥淖和明代一些诗人忙于复古终被未来时代忘掉

C.《郊祀歌》、《安世房中歌》、韦孟的“讽谏诗”和明代一些诗人没有吸收小说的技法

D.汉代另一部分诗跟不上潮流,成了港汊中的泥淖和明代一些散文家没吸收小说的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