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舞蹈赏析:《丝路花雨》

答案

参考答案:中国舞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丝路花雨》1979年首演,赵之洵、刘少雄为首的庞大舞剧编导群体合力创作而成。
《丝路花雨》以中国大唐盛世为背景,以复活的敦煌壁画舞姿为主要舞蹈语言,造型、音乐、舞技都堪称完美。它把故事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结合起来,描写了一个跌宕起伏,充满恩爱情仇、悲欢离合的故事。在舞蹈结构上突出了独舞的空灵和群舞的恢弘,女主角英娘舞段中的“琵琶舞”、“波斯舞”、“盘上舞”等被认为开创了“敦煌舞”的独特艺术流派。
1982年,《丝路花雨》在世界第一大剧院米兰斯卡拉大剧院演出,成为亚洲第一个进入世界最高艺术殿堂的演出团体,并由此拉开了中国艺术表演团体出访各国、开展文化交流的序幕。多年来,《丝路花雨》在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几十个国家演出深得好评,被誉为“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

问答题

如图所示为我国“嫦娥一号”卫星从发射到进入月球工作轨道的过程示意图.在发射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加速和变轨,卫星沿绕地球“48小时轨道”在抵达近地点P时,主发动机启动,“嫦娥一号”卫星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由v1提高到v2,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始了从地球向月球的飞越.“嫦娥一号”卫星在“地月转移轨道”上经过114小时飞行到达近月点Q时,需要及时制动,使其成为月球卫星.之后,又在绕月球轨道上的近月点Q经过两次制动,最终进入绕月球的圆形工作轨道I.已知“嫦娥一号”卫星质量为m0,在绕月球的圆形工作轨道I上运动的周期为T,月球的半径r,月球的质量为m,万有引力恒量为G

 

(1)求卫星从“48小时轨道”的近地点P进入”地月转移轨道”过程中主发动机对“嫦娥一号”卫星做的功(不计地球引力做功和卫星质量变化);

(2)求“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球圆形工作轨道I运动时距月球表面的高度;

(3)理论证明,质量为m的物体由距月球无限远处无初速释放,它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运动至距月球中心为r处的过程中,月球引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可表示为W= G.为使“嫦娥一号”卫星在近月点Q进行第一次制动后能成为月球的卫星,且与月球表面的距离不小于圆形工作轨道I的高度,最终进入圆形工作轨道,其第一次制动后的速度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

配伍题 B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