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阅读以下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组材料 材料1 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立足国内,显著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一要坚决实行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鼓励开发和应用节能降耗的新技术,对高能耗、高物耗设备和产品实行强制淘汰制度。二要抓紧制定专项规划,明确各行业节能降耗的标准、目标和政策措施。抓好重点行业的节能节水节材工作。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四要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完善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五要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意识和风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摘自温 * * :《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3月5日) 材料2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力求取得更大的成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积极探索创新开展工作的思路和方式方法,继续做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着力提高人口质量,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继续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问题。国土资源工作要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积极探索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加强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利用好我国优势矿产资源。环境保护工作要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加大治理污染的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水利工作要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要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积极推广先进实用的节水技术,加强防汛抗旱和水利建设。 摘自胡 * * :《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5年3月12日) 材料3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贯穿于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我们将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改造传统产业,限期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和产品;严格市场准入管理,防止高消耗、高污染项目上马,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减少资源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扼制流通领域的浪费现象,限制高消耗、高污染产品的出口;大力倡导节约资源的消费方式,推动公用设施和公务活动节约资源;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清洁生产,进一步加强污染治理,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体系。 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点,要通过实施一批重点节能工程,加强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和资源的使用效率。科技进步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键,中国将面向需求,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着力开发一批资源节约妁关键技术。体制创新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保障,中国将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有利于节约资源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全民动员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础,中国将大力建设节约文化和节约文明,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源节约活动,提高全民族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使资源节约成为全社会自觉的行动。 摘自曾培炎:《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建设节约型社会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试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原理分析说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2)结合材料1、2、3,论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以及重大意义。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1)经济增长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面:一是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规模扩大,二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经济增长必须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把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提高统一起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以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来取代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阶段提出的必然要求。 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思路是: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优化消费结构,逐步形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加强节约能源资源的宣传教育。 (2)建设节约型社会总的要求是:以邓 * *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节约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务求建设节约型社会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明显成效。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措施。总之,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 * * 生存和长远发展。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