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听力原文]一个姑娘走进一家公司的人事部,问:“你们要女秘书吗 ”经理很和气地回答:“我倒很想聘用您,可是,眼下经济危机,公司里没什么活儿干。”“哦,”姑娘很真诚地说,“发工资就行,有没有活儿干我才不计较呢。”()

A.姑娘是公司的秘书 

B.经理马上聘用了她 

C.经济危机的影响不大 

D.姑娘误解了经理的话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这是一个幽默故事:一个姑娘问一家公司要不要女秘书,经理说由于经济危机,“公司里没什么活儿干”,这是在委婉地拒绝姑娘。姑娘却说只要发工资就可以,有没有活儿干她觉得没关系。由此可知,姑娘误解了经理的话。正确答案是D。

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

——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二

在欧洲的启蒙时代,中国的科举制度为百科全书学派们普遍叫好,认为铲除了贵族的世袭制,每个人靠自己的本事,“学而优则仕”。

——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三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据伏尔泰所著《哲学词典》载:1648年,路易十四接见了随耶稣会士赴欧的中国人沈宗福,沈宗福向路易十四献上由在华耶稣会士所译的拉丁文《四库直译》的手稿,后来这就是1687出版的巴黎官刊本《中国哲人孔子,以拉丁文编写的中国人的学说》

——摘编韩琦《17—18世纪英国皇家学会和在华耶稣会士的交流》

材料四

工业文化的背景是雄厚的物质力量和以“普济众生”为已任的基督教精神,所以这种文化的特点是阳刚文化,强力文化,它是进取性的,是出击性的。因为是出击性的,所以它要输出他们的的文化,首先是他们的宗教文化,即基督教文化。

——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请回答:

说明出现材料一中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口号”的社会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