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猛安谋克,跺集军,白头军,绿营兵

答案

参考答案:猛安谋克猛安,女真语,即部落酋长;谋克,氏族长,阿骨打对其加以发展,对归附部落的首领,一律给以猛安或谋克的称号,对其部众则和女真本部战士一样进行军事编制,规定300户为一谋克,10谋克为一猛安。各户壮丁均是士兵,战时应征出战,平时从事生产。猛安谋克兵农合一的制度,对金的经济发展和军事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对比词条] 八旗←→跺集军←→白头军,绿营兵
八旗是满清 * * 的军队编制,上三旗即镶黄、正黄、正白三旗,为皇太极所开创。皇太极为加强军权,将与他平起平坐的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大贝勒借故治罪,将镶黄、正黄、正白三旗收归自己管辖,开创了清帝直接控制“上三旗”的制度。
顺治后,满洲八旗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镶黄、正黄、正白称为上三旗,为皇帝亲兵。正红、正蓝、镶白、镶红、镶蓝称下五旗,由诸王、贝勒、贝子等分统,驻守京师及各地。
清军入关后,八旗在吞并李自成起义军和清军残余力量中立下战功,并在屠杀中原百姓中犯下无数恶行,但随着清 * * 的稳定,八旗子弟变得连马都不会骑,最终被历史所淘汰。
跺集军:是明朝士兵的来源之一。所谓跺集,即从每三个民户中跺取丁多户为军户,余两户为贴户。军户应出一丁为军丁,称正军,余下的丁壮称余丁。
白头军:1645年,清政府重申剃发令,促进了民族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在太湖地区,吴江进士吴易聚众在太湖边上的长白荡起义抗清,得到农民和渔民的支持,他们头裹白布,人称“白头军”。后吴易虽被俘就义,余部1662年才被清军 * * 下去。
绿营兵:是清军入关后,收编和新招的汉人部队,因为他们用绿色军旗,故称绿旗兵或绿营兵。他们的任务是配合八旗兵拱卫京师和驻防各地。在京师者为巡捕营,隶属步军统领。
八旗兵和绿营兵交错分布,既便于防御和 * * 人民的反抗,又便于八旗兵监控绿营兵。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