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请根据下文回答41—45题:

当读图时代来临,视觉文化成为当代文化的一种主流形态而对人们耳濡目染之时,我们不能不关注新的文化现象和国民视觉素养培养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在全球化进程中发展多元文化、积极竞争话语权之时,我们不能不探讨如何向世界有效传播中 * * 优秀文化这样一个时代命题。视觉文化,作为具有交叉学科特点的一个新颖研究领域,正在展示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不同学科学者的探究目光。

从研究的目标、对象与范围来看,将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知觉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表现形态的文化统称为视觉文化。凡是人们可以通过视知觉感受而直接获取信息与解读意义的文化样式都可以纳入视觉文化的范畴。显然,这里的“视觉文化”比艺术工作者研究的“视觉艺术”进了一步,内容范围更加宽广,意义内涵更加深刻。

当代人类的视觉经验与阅读行为在发生转向:由基于印刷文本的阅读逐渐转变为基于视觉图像的解读。“除了绘画、雕塑、建筑、工艺品、戏剧、舞蹈等传统的视觉艺术样式,摄影、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渗透于日常生活,人类经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视觉化和具象化了。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更使这种视觉经验无所不在。”由此引发阅读对象、阅读方式、阅读性质以及阅读心理和功能价值等多方面的重大嬗变。“观看”,不再是个简单的行为,“视觉”已经不是一般意义的“看”和“读”,而是特指解读某种具象性的对象。视觉素养正是这种“有意味的看”的能力,是体现观看者主体性和自觉性的“视觉鉴赏与意义解读”的修养。

视觉审美常常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 ]使得审美体验过程得以实现的两大元素为:能够激起这种体验的文化资源和能够深刻体验的心理素质。信息时代,视觉素养不再仅仅是艺术工作者的专利。许多人看似缺乏艺术细胞,却并非与视觉素养无缘,同样具有视觉素养的可塑性。现代社会分工中,除了专业艺术工作者,还有相当多的职业需要具备视觉素养能力进行相关的创作,如教师、大众传媒、各类设计人员(城市建筑设计、服饰产品设计、包装用品设计、广告影视设计、网页设计)等。他们所具备的视觉素养能力的高低将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社会的文明风貌和大众的精神状态。视觉文化的研究和建设就是要重新调整和刷新人们的视觉经验,不断在实践中解除视觉困惑,以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去影响和改善大众视觉文化的现状。

根据原文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读图时代已经取代了文字阅读时代

B.视觉审美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C.视觉素养是体现观看者主观性和自觉性的修养

D.国民视觉素养培养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第四段可知B正确。A本身判断错误。C根据第三段“是体现观看者主体性和自觉性的‘视觉鉴赏与意义解读’的修养”可知是主体性而非主观性。D过于夸大。

改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一人千古,千古一人”,是薄一波同志写给邓 * * 的一幅挽联。对这八个字,薄老后来解释说:“一人千古,表达了我对 * * 同志的哀思;千古一人,是我对他的评价,是说他成就大业、功勋至伟。”他还说: “ * * 同志的历史功绩,怎么估计都不过分。 * * 同志说,如果没有毛 * * ,中国人民还会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依我看,如果没有邓 * * ,中国人民还会在贫穷和混乱中摸索更长的时间。”薄一波与邓 * * 相知甚深,他的评价,深刻地揭示了邓 * *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的前无古人的重大贡献。我认为,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原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第5期)

第一,带领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

邓 * * 领导的改革开放,在民族独立的基础上,把中国的富强、民主、统一变成了生动的现实。

⑴邓 * * 开创改革开放,首先是从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入手的。这里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指什么事件?(2分)

⑵1978年邓 * * 领导改革开放的时候已经74岁了。从74岁到93岁,他用了20年的时间带领中国基本告别了短缺经济,改变了13亿人的生活和命运。请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重大成就。(2分)

第二,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建设民主法制社会。

有人说,中国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其实,邓 * * 领导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破题的。

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第四,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 * * 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就是他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⑷邓 * *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你认为这里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范围是什么?(2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