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三)
某主跨为4m×10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主墩基础采用直径2.2m的钻孔灌注桩,设计深度为25m,采用回转钻进施工法钻孔。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相关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安全并控制工程成本,项目经理部分别组成了工程质量控制小组、工程进度控制小组、工程安全控制小组和工程成本控制小组。
工程施工过程中,各控制小组的部分工作如下:
工程质量控制小组设置了桥梁上部结构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点。
(1)预拱度的控制。
(2)拱肋拱轴线的控制。
(3)主缆架设线型控制。
(4)支座预埋件的位置控制。
(5)伸缩缝安装质量控制。
工程进度控制小组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了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安全控制小组提出了如下安全技术要求。
(1)高处作业操作平台的临边要设置高度为0.8m的防护栏杆。
(2)遇有七级以上大风、大浪应停止水上作业。
(3)拆除工程应自上而下进行,先拆除承重部分,后拆除非承重部分。
工程成本控制小组为了确保降低施工项目成本,达到成本最低化目的,运用了科学管理方法,将施工成本目标层层落实,定期考核评定,使各部门、各小组和个人都来关心施工项目成本。
问题:

该工程进度控制小组应按怎样的程序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答案

参考答案:该工程进度控制小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程序如下:
(1)计算工程量;
(2)确定施工方案;
(3)组织流水作业,排定施工进度;
(4)计算各种资源的需要量并确定供应计划;
(5)平衡劳动力、材料物资和施工机械的需要量并修正进度计划;
(6)设计施工平面图。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李忠字仲都,东莱黄人也。父为高密都尉。忠元始中以父任为郎,署中数十人,而忠独以好礼修整称。王莽时为新博属长,都中咸敬信之。

  更始立,使使者行郡国,即拜忠都尉官。忠遂与任光同奉世祖,以为右大 * * ,封武固侯。时世祖自解所佩绶以带忠,因从攻下属县。至苦陉,世祖会诸将,问所得财物,唯忠独无所掠。世祖曰:“我欲特赐李忠,诸卿得无望乎?”即以所乘大骊马及绣被衣物赐之。

  进围钜鹿,未下,王郎遣将攻信都,信都大姓马宠等开城内之,收太守宗广及忠母妻,而令亲属招呼忠。时宠弟从忠为校尉,忠实时召见,责数以背恩反城,因格杀之。诸将皆惊曰:“家属在人手中,杀其弟,何猛也!”忠曰:“若纵贼不诛,则二心也。”世祖闻而美之,谓忠曰:“今吾兵已成矣, * * 可归救老母妻子,宜自募吏民能得家属者,赐钱千万,来从我取。”忠曰:“蒙明公大恩,思得暛命,诚不敢内顾宗亲。”世祖乃使任光将兵救信都,光兵于道散降王郎,无功而还。会更始遣将攻破信都,忠家属得全。

  世祖因使忠还,行太守事,收郡中大姓附邯郸者,诛杀数百人。及任光归郡,忠乃还复为都尉。建武二年,更封中水侯,食邑三千户。其年,征拜五官中郎将,从平庞萌、董宪等。

六年,迁丹阳太守。是时海内新定,南方海滨江淮,多拥兵据土。忠到郡,招怀降附,其不服者悉诛之,旬月皆平。忠以丹阳越俗不好学,嫁娶礼仪,衰于中国,乃为起学校,习礼容,春秋乡饮,选用明经,郡中向慕之。垦田增多,三岁闲流民占著者五万余口。十四年,三公奏课为天下第一,迁豫章太守。病去官,征诣京师。十九年,卒。

(选自《后汉书·卷二十一》)

小题1:下列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世祖自解所佩绶以带忠带:带领

B.收太守宗广及忠母妻收:拘押

C.行太守事行:代理

D.三公奏课为天下第一课:政绩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直接表明李忠忠诚和任官有为的一组是( )(3分)

A.王莽时为新博属长,都中咸敬信之收郡中大姓附邯郸者,诛杀数百人

B.问所得财物,唯忠独无所掠招怀降附,其不服者悉诛之

C.责数以背恩反城,因格杀之忠以丹阳越俗不好学,嫁娶礼仪,衰于中国

D.蒙明公大恩,思得暛命,诚不敢内顾宗亲垦田增多,三岁闲流民占著者五万余口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李忠以喜爱礼仪行为严肃著称。王莽时做新博属长,郡中都尊敬信任他。更始帝登位,派使者巡行郡国,就地拜任李忠为都尉官

B.信都之乱发生时,马宠的弟弟跟随李忠做校尉,李忠立即召见他,拿背弃恩义据城反叛来责怪他,接着杀死了他,目的是以此震慑对方。王郎和马宠确实有所畏惧,一直没敢杀害李忠的亲人。

C.世祖听到李忠的话后称赞他,对李忠说:“现在我们的部队已经平定了,你可以回去营救母亲妻子儿女,你可以自己招募官吏百姓中能够救你家属的人,赐给钱一千万,来向我取。”

D.世祖让李忠回去救家属,李忠没有回去。世祖只好派任光率部救信都,可是任光的士兵在路上或逃散或投降王郎,结果无功而返。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世祖曰:“我欲特赐李忠,诸卿得无望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为起学校,习礼容,春秋乡饮,选用明经,郡中向慕之。(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