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天红公司2007年3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为108000元,银行转来对账单的余额为166000元。经逐笔核对,发现以下未达账项:
(1)企业送存转账支票120000元,并已登记银行存款增加,但银行尚未记账。
(2)企业开出转账支票90000元,但持票单位尚未到银行办理转账,银行尚未记账。
(3)企业委托银行代收某公司购货款96000元,银行已收妥并登记入账,但企业尚未收到收款通知,尚未记账。
(4)银行代企业支付电话费8000元,银行已登记企业银行存款减少,但企业未收到银行付款通知,尚未记账。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见下表。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项目金额项目金额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加: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 减: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银行对账单余额 加: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 减: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
调节后的存款余额调节后的存款余额

答案

参考答案:

项目
阅读理解与欣赏

(5分)

①关于读书的目的,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所说的话最妙。他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②依黄山谷氏的说法,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

③一个人的谈吐有没有“味”,完全要看他的读书方法。如果读者获得书中的“味”,他便会在谈吐中把这种风味表现出来;如果他的谈吐中有风味,他在写作中也免不了会表现出风味来。

④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

⑤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来。其景况适如看一名人相片,或读名人文章,未见面时,是一种味道,见了面交谈之后,再看其相片,或读其文章,自有另外一层深切的理会。或是与其人绝交以后,看其照片,读其文章,亦另有一番味道。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到五十岁看过更多的人世变故的时候再去学《易》,又是一种味道。所以,一切好书重读起来都可以获得益处和新乐趣。我在大学的时代被学校强迫去读《西行记》和《亨利埃士蒙》,可是我在十余岁时候虽能欣赏《西行记》的好处,《亨利埃士蒙》的真滋味却完全体会不到,后来渐渐回想起来,才疑心该书中的风味一定比我当时所能欣赏的还要丰富得多。由是可知读书有二方面,一是作者,一是读者。对于所得的实益,读者由他自己的见识和经验所贡献的分量,是和作者自己一样多的。宋儒程伊川先生谈到孔子的《论语》时说:“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小题1:怎样理解第⑤段里画线句子的含义?(2分)

小题2:第⑤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