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根据材料1、2、3回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答案:选做题Ⅰ:
[考查要点] 本题考查中国外交的根本目标和原则、中国与周边国家外交等知识点。
[答案解析] 中国外交的根本目标和根本原则属于应当简单识记的内容。对于第二个问题,首先应当明确与周边国家外交对实现我国外交目标的重要意义,然后应该结合十六大提出的“睦邻”政策进行分析。第三个问题的完整理解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体现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二是体现了中国的“睦邻”外交政策。
(1)争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标。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材料1观点的实质就是中国威胁论,其用意在于挑拨中国同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恶化中国周边环境,妄图达到阻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的。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特别是良好的周边环境。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今后发达起来了,也永远不会称霸。“强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本身并不构成威胁”,中国也不会把拥有的强大力量作为威胁的手段。
(2)遵循睦邻友好原则,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创造和维护和平友好、长期稳定的周边环境,是我国长期实行的外交方针之一。;为完成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需要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需要周边国家和人民的友谊与合作,需要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睦邻”、“安邻”和“富邻”的提出,是我国领导人对党的十六大确定的“以邻为善,与邻为伴”重要方针的第一次具体阐述,是对近年来我国周边外交实践新的概括和总结,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睦邻外交政策的内涵。
(3)中国在朝核危机中发挥巨大作用,一方面表明了中国在国际事务尤其是亚洲事务中发挥了应有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这也是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外交政策的体现。
选做题Ⅱ:
[考查要点] 本题考查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答案解析]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1)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诸方面的自由而又充分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不仅应包含物质财富的共同富裕,也应包括全体人民在精神财富上的共同拥有和自身全面发展方面的共同提高。
(2)材料3说明,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提高相伴随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两者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越充分,就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物质基础,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并不直接等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文化发展的相互促进要以一定的生产方式为基础,只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才能得到实现。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要尽快地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努力创造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
第二,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民主建设,努力建设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政治文明。
第三,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努力建设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精神文明。
第四,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