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说明]
XX公司是一家中小型系统集成公司,在2006年3月份正在准备对京发证券公司数据大集中项目进行投标,XX公司副总裁张某授权销售部的林某为本次投标的负责人,来组织和管理整个投标过程。
林某接到任务后,召集了由公司商务部、销售部、客服部和质管部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启动说明会,并把各自的分工和进度计划进行了部署。
随后,在投标前3天进行投标文件评审时,发现技术方案中所配置的设备在以前的项目使用中是存在问题的,必须更换,随后修改了技术方案。最后XX公司中标并和客户签订了合同。根据公司的项目管理流程,林某把项目移交到了实施部门,由他们具体负责项目的执行与验收。
实施部门接手项目后,鲍某被任命为实施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实施和验收工作。鲍某发现由于项目前期自己没有介入,许多项目前期的事情都不是很清楚,而导致后续跟进速度较慢,影响项目的进度。同时鲍某还发现设计方案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方案遗漏一项基本需求,有多项无效需求,没有书面的需求调研报告;在项目的工期、系统功能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过度承诺现象,于是项目组重新调研用户需求,编制设计方案,这就增加了实施难度和成本。可是后来又发现采购部仍是按照最初的方案采购设备,导致设备中的模块配置功能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而在XX集成公司中,类似现象已多次发生。
1. 针对说明中所描述的现象,分析XX公司在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200字以内)。

答案

参考答案:(1)投标前的项目内部启动会上,没有邀请技术或实施部门。
(2)没有把以往的经验教训收集、归纳和积累。
(3)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评审机制,或虽有评审机制但未有效执行。
(4)项目中没有实行有效的变更管理。
(5)公司级的项目管理体系不健全,或执行得不好。

解析: 本题考点为有关项目管理计划的各项内容。问题1要求考生结合题目给出公司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说明项目管理的重要性。问题2要求考生根据问题1中总结的原因逐条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问题3是主观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由考生的答题经验来决定得分。

问答题


2003年4月,张、刘、李、赵决定投资设立合伙企业,并签订了书面协议。张以现金和机器设备进行投资,共投资20万元。刘以厂房进行投资,折价15万元。李出资10万元现金。经3人协商同意赵以劳务出资折价为 5万元。合伙协议中规定,张、刘、李、赵按照4:3:2:1的比例分配利润和承担风险。合伙协议中规定,张、刘执行合伙企业事务,对外代表合伙企业,其他两人不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但签订购销合同超过20万元的应经其他合伙人同意。合伙企业发生以下业务:
(1)2003年6月,张、刘两人协商与甲公司签订了一份价值25万元的购销合同,李、赵知道后,认为该合同风险大,因此,不同意,同时向甲公司表示该合同为无效。
(2)2003年8月,张决定将部分投资转让给李,并将其决定通知其他投资人,转让后分配利润和承担风险比例为3:3:3:1,张未经其他3人同意,以合伙企业名义为合伙企业外的其他人提供担保。
(3)2003年9月,赵提出退伙,其他3人考虑到赵的退伙不会造成不利影响,均表示同意。10月份赵退伙。同月,陈表示愿意入伙,陈出资8万元,代替赵的份额。在赵退伙前已经发生30万元的银行贷款,并告知陈。
(4)2003年11月,由于业务繁忙,张与刘决定聘任一名经营管理人员,为其分担管理任务。6月份与甲签订的买卖合同到期,无法支付货款 25万元。甲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判决甲公司胜诉。张、刘以个人财产15万元偿还债务,以合伙企业财产偿还了10万元。
(5)2003年12月,公司经营严重亏损,无力偿还到期债务30万元,债权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在审理中发现合伙企业财产共25万元。
要求:

陈是否对债务有偿还责任,若张和刘将债务以个人财产全部偿还能否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