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全世界正面临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某校高二同学以“金融危机启示录”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甲同学搜集整理的材料:2008年我国宏观调控主要政策与重要举措调整的情况

时间背景政策举措
2008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偏快,物价结构性上涨过快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控制物价上涨,稳定物价;

控制信贷规模,提高银行存货款利率;

中央财政预算安排5625多亿元用于交于事业等。

2008年下半年世界金融危机扩散和渗透,我国经济增幅下滑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实施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主要用于拉动经济增长,保障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建设支出,加快民生工程建设;支持地震灾区重建等;

降低银行存货款利率

实行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等。

(1)2008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体现了唯物论的哪些哲理? (6分)

乙同学提出:这场金融危机的起源是美国,导火索是次贷危机。次贷危机究其根源,是美国长期信贷消费走向极端的产物。“花明天的钱,过今天的日子”为享受。贷款买房的“美国老太太”如今成为透支消费甚至过度借贷消费的代名词。

(2)联系到我们的家庭生活实际:攒钱买房,可能周期长无还款压力,但不能马上住上新房;贷款买房,有压力和风险,但先住为快。究竟是要攒钱买房,还是贷款买房?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请你用矛盾分析法为市民选择购房方式提出建议。(6分)

答案

(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针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渗透及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及时作出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2分)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我国政府根据经济发展态势,制定了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引导经济发展,体现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分)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但人们又可以认识利用规律,创造条件,改造客观世界。我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体现以尊重经济发展规律为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2分)

(2)①用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要辩证看待每一种消费方式的优缺点。(2分)

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国家政策、自己家庭的实际状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购房方式。(2分)

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在分析具体购房方式的优缺点的同时,着重抓住主要方面(主流),以此确定具体方式。(2分)

本题以面临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唯物论、矛盾分析法知识的理解。

(1)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体现唯物论角度可以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规律具有客观性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2)矛盾分析法可以从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三个角度分析回答。

单项选择题
选择题